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武廷海: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分类
(编号:4)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TA3OTc5NA==&mid=2652073262&idx=7&sn=3758320d3414a5225ef8e71625895500&chksm=80c5dab3b7b253a566b029aa905fa837837b14d6bd6d81e1466b71c5b0b3c3159ae620f4c695&scene=27#wechat_redirect
作者
城市规划学刊
时间
2018-10-28 09:00:00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主题演讲人:武廷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教授) 本文为现场演讲摘录,未经演讲者本人审阅,详细内容请关注《城市规划学刊》2018年第6期 报告对近现代以来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对区域规划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 “现代化”范式中的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
武廷海教授的报告从清华大学区域规划课程的内容设置切入,指出“现代化”范式中的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的最重要目标在于“比较不同传统”。并从西欧区域规划发展、美国区域规划发展、中国区域规划发展的比较中,强调不同尺度、制度,以及社会背景下,各个区域规划所需解决问题的不同之处。认为应重新审视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提出区域规划是国家进行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和应对变化的战略选择的观点。并进一步比较了18世纪末至今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同世界的差异,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下的区域规划实践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二、 中国社会主义区域规划实践的历史与逻辑
报告以时间为线索,以武教授的亲身经历及自身认识变化为例,就中国社会主义区域规划实践的历史与逻辑做了阐释。武教授指出,1988-1992年间,“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是建立在经济地理学的生产布局、基于城市-区域理论的区域规划,和基于建筑科学的城市规划等三方面知识基础上的。1992-1995年间,提出的“城市与区域规划”,是建立在“海-陆-港-城”体系模型的战略地域的规划研究、基于计量地理的定量模型科学的应用,以及基于城镇化实践的区域-城市结构形态研究等知识体系之上。到1995-1999年其间,吴良镛先生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涵盖了区域规划的范畴。2001年之后,伴随协同发展、战略/概念规划等概念出现,进一步总结出“战略结构规划+行动计划+城市总体设计”三合一的规划制度新理念。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区域规划实践的学术价值在于“资源逻辑与战略逻辑的统一与演进”。
三、 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区域规划
报告围绕“空间”这一核心,从空间开发范围与密度变化、国家空间类战略变化、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辩证法等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从空间开发范围与密度变化的角度,通过举例铁路、公路、城市建设等演变,指出国土空间与人居环境是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关键内容。第二,从国家空间类战略变化的角度,提建立新型城乡关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镇化+乡村振兴”的城乡统筹发展,特别提出,关注县域空间是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关键内容。最后,从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辩证法的角度,通过区域规划编制与实施主体的讨论,指出需要实现政策目标的“区域化”和空间层次的“体系化”,并提出了区域规划的两种基本类型。依据资源底线与战略引领的思维,对构建国家-省-县三个层级的空间规划体系提出了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