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我们发布了大木作建造技艺研修班的预报名,接到了很多木作爱好者的咨询,在本意与清华同衡的积极协调下,开课时间最终确定为:2018年11月20日-24日。如果你看过之前的课程介绍,就不要再犹豫了,名额不多,直接识别下方海报二维码报名吧。
建筑是艺术之母,中国古建筑无论是从视觉、听觉甚至味觉来说,都凝聚着历史的灵气。其中传统大木作的构造技艺,饱含人文智慧与科学的结晶,精巧与繁复之美,让人如何能不沉迷其中。大木作研修班正是在追寻这份饱经风霜的魅力。
在现代都市丛林里,古建的安身之所寥寥无几。但我们要做那么一群人,以保护传承大木作为己任,抱着极大的热情和责任感,将这门古老的知识传播出去,将木工工艺传承给更多的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大木作,热爱古建……让梁思成先生《中国建筑史》中记载的古建筑,不再消逝……
大木作是足以永续循环再生的文化与精神,而传承这种精神是我们共同的使命。不借助任何钉子与粘合剂构造出千年不倒的木塔,这样的技艺,我们要传承下去!
在这一件事情上,我们邀你一起追求极致。清华同衡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与本意手作两强联手,以最大的诚意,开设这一次的大木作建造技艺研修班。
本次课程将由专业的大木作老师为您讲授木作技艺的起源,亲手教授您木作技艺,也有机会参观未来力文创园——一处大木作的修复基地,在这里,你将会看到上百年历史的大木作正在被修复,体验积累了20年以上的大木作修复实践经验;在这里,更有机会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参观先农坛——北京古建筑博物馆,全面了解中国古建筑知识,参观故宫,感受皇家建筑的雄浑与壮美;通过这次课程,你将会看到大木作传承的希望。
大木作课程主讲
刘喆
本意手作联合创始人,技术和创意总监
宝马MINI next 100 创意设计大赛全国冠军
纯手工独立工作室品牌“unplugged 吉简”创始人
助教:gerGa
来自西班牙,建筑师专业
助教:赵飞
30年以上家具、古琴,制作经验老师傅
助教:喵叔
本意手作创始人
退休后忽然发现人生新目标的木工爱好者
匠人师傅
通过吉吉老师的示范讲解,亲自动手实践及学习讨论,零基础地做中学、学中做总共3天的实践课程,制作1:20大木作模型。学员将会掌握大木作建造技艺,探索中国木结构建筑的魅力,希望对传统建筑结构的动手练习有助于启发在现代城市更新中的应用,期待一起探索,并和大家分享。
课程可中英文双语授课,小班教学(上限30人),以传统榫卯为木构件的结合方法,以传统模数制为尺度设计,纯手工制作学习,手把手的教你如何不用一个钉子建造大木作。
课程一共持续5天的时间,从大木作的起源讲起,以未来力文创园、古建筑博物馆与故宫古建筑群等真实古建为例,探索大木作的结构秘密。
清华同衡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遗产保护工作的落地与持续,本次培训基于实际工作中一线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文物建筑的管理人员古建筑专业知识的补足,传统技艺的传承,科学理念的传达,以及面向文化遗产爱好者的文物保护知识的普及。立足公益,打破专业门槛,实现公众传播。
课程全程,将由清华同衡遗产中心一线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师、设计师与学员互动交流,以沙龙的形式分享各地的实践经验与文物保护青年工作者的心路历程。我们邀请了古建筑方面丰富经验的肖金亮博士,为大家分享文物保护工程与古建筑复原研究方面的经典案例。
课程安排
Day 1:11月20日
10:00起源、演变、工具、榫卯
12:00午餐
13:00未来力文创古建园区
15:00参访,与大木作大师座谈交流
Day 2:11月21日
10:00结构、形式、模型讲解
13:00屋顶、防震
15:00模型制作
Day 3:11月22日
10:00模型制作
13:00组合、安装
Day 4:11月23日
故宫参观
Day 5:11月24日
先农坛参观
学术分享课程讲师:肖金亮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专业,工学博士
国家文物保护责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清华同衡遗产中心副总工
主要工作领域:建筑历史研究,古建筑修缮,科技保护,文物保护设施设计,仿古建筑与文化地标设计
实践案例:北京恭王府府邸修缮,河南济源济渎庙修缮,北京圆明园九洲清晏桥梁修复,北京圆明园西洋楼遗址游线调整与海晏堂蓄水楼抢险加固工程,隋唐洛阳城明堂、天堂、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等。
获奖情况:
全国人居经典方案综合大奖(2013);
北京市第十七届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软件综合三等奖(2013);
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2012);
智慧北京大赛优秀示范应用奖(2012);
北京市第十五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2项(2011);
北京市第十五届优秀工程设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筑设计优秀奖(2011);
第六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银奖(2011)
北京市第十四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2009)
参观课程讲师:朱宇华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工学博士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规划,古建筑勘察设计、近现代文物保护三方面领域的专家组成员
研究方向:建筑历史与理论、文物保护规划、古建筑保护、历史建筑保护、文物建筑搬迁研究
主持实践项目:
近年来,主持完成天安门大陆银行旧址修缮工程、清陆军部(段祺瑞执政府)主楼修缮旧址保护工程;青岛八大关建筑群保护规划、武当山玉虚宫保护规划、福建安平桥古塔维修工程、都江堰伏龙观震后抢险保护工程、遇真宫古建筑群顶升保护工程等30多项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规划修缮工程。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伏龙观震后抢险工程,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二王庙震后抢险工程,获国家文物局保护工程特别优秀奖
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群文物保护总体规划,获北京市首规委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住建部全国城乡优秀规划二等奖。
课程费用
5500元/每人
此为公益性培训,非商业培训,仅收取成本费用。优先考虑历史街区、古村落、文物保护单位等非古建专业的从业人员报名,普及古建筑历史及工艺知识,为未来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助益。
费用包含师资 、工具包使用费 、课程教材 、模型、 工作午餐、参观门票费用及参观大巴车费,不含住宿费与当地往返北京交通费用。
赠送每位学员一套大木作模型。
开班时间:2018年11月20日-2018年11月24日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甲1号楼1625(清华同衡百人会议室)
请注意:为了办理个人安全保险,请大家实名报名!
报名联系
传承大木作建造技艺
清华同衡携手本意等你一起追求极致!
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是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针对遗产保护利用与城乡协同发展的专业领域所创办的核心业务部门,是国家级的遗产保护与利用专业学术平台。中心下设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历史城市保护发展研究所、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所、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所、乡土建筑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建筑与城市遗产研究所和海西规划室、城市营造室、驻滇规划室等。
中心依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遗产保护利用与城乡协同发展领域的深厚学术积淀与技术优势,在实际项目中注重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中心承担的主要业务类型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含申报)、文物保护规划与工程、遗产环境整治规划、传统村落保护与复兴发展整体规划与实施咨询、历史城市总体城市设计、城市特色空间规划、城市风貌控制规划、城市更新规划与特色城市设计、自然遗产保护利用(含申报)、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遗产相关建筑设计等。中心以国家优秀文化传承为己任,重视创新与科研,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课题研究,积极探索遗产保护利用方法与理论创新,延展与遗产保护利用相关的规划研究前沿领域。
中心保持与院内外专业机构长期紧密的合作,积极构建文物修缮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利用策划、设备工程、历史街区管理运营等全面的专业合作平台,积极应对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综合问题,主要合作对象包括院内专业所、地方设计机构、地方施工单位、文化投资机构、管理运营机构和其它专业机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