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良初教授从城市定性、城市格局、城市风貌三个方面研究文明进程中山水优先的桂林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自然山水孕育了桂林城市文明。“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是桂林城市的基本格局,也是桂林城市规划的基点。
从城市定性方面来看,龙良初教授分别介绍了清代以前、民国时期和建国以后三个主要阶段的桂林城市定性。其中,《桂林城市总体规划(1985-2000)》第一次确定桂林市的城市性质为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再桂林城市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从城市格局方面来看,龙良初教授分别讲述了桂林不同时期的历史轴线、各个发展阶段的城市发展方向、城市水系的延续和发展,以及城市格局的主要特征。龙教授表示,规划的实施有时要经历漫长的历程,例如历时20余年,多次确定的桂林城市向西发展的规划才终于得以实施。桂林“山、丘、峰、景”的总体生态格局、古城居中、双环城市骨架、两江四湖三楔共同构建了桂林的山水城格局特征。
从城市风貌方面来看,龙良初教授分别展现了城市风貌研究和探索的三个主要内容,以及各时期城市风貌主要特征。桂林在历经建国以后持续的城市规划研究和探索,在山水城城市模式和建筑地方特色两个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价值的阶段性成果,结合当今城市发展的新思想,积极探索桂林山水城市的再保持与再创造,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龙良初教授强调,山水是主角,建筑是配角。桂林作为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山水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的城市空间,并贯穿了两千多年的建城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山水城城市格局和特色。最后,龙教授向曾经和至今默默地为文明进程中桂林城市规划研究探索的规划师和建筑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