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内涵及最新进展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3-16 00:00:45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供给侧改革的概念一度受到学者和媒体的热捧,但却缺少统一的社会共识。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搞清楚”,明确了供给侧改革方案基本路径。
供给侧改革的社会争议
从去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提“供给侧改革”,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供给侧改革”业已成为经济领域的高频词汇。
然而,社会上对供给侧改革的解读缺乏共识。1月4日,人民日报曾以整版聚焦供给侧改革,但并没有消除社会争议,新加坡学者郑永年甚至认为,中国学者除了拼命炒作概念之外,几乎没人能说清楚供给侧改革到底是什么,显得知识短缺。 斯蒂格利茨也认为,片面强调供给侧的政策是幼稚的,需要加强纵向研究来洞察改革路径,而不是一味地横向研究来扩大概念范围。甚至有学者借此否定需求管理,鼓吹放弃三驾马车,但实际上供需两端发力不可偏废。还有人认为去产能不利于经济增长,但实际上供给侧改革对短期增长是双向的,去产能减增长的同时降成本促增长,而都利于长期增长。
中国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内涵
中国语境下的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内涵到底是什么呢?
我国供给改革的背景与里根时代的美国虽然不同。但是在本质上都是一种供给管理,都是要减税、降成本、削减束缚经济活动的规章条例和推进市场化。只是美国重在扩大生产,中国重在降低低端产能并提高高端产能,中国的问题更加复杂,不仅要总量调整,也要结构性调整。可以说,中国供给改革的最大差异是“结构性”,在选择性吸收供给学派观点的同时强化“结构调整”。 可以说,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是通过降成本和市场化来进行供给管理,“三去”是通过市场化方式降低无效供给,“一降一补”是为了提高有效供给,五大任务都是结构性的供给管理,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工作。其不同于供给学派的主要地方是“结构性”改革。 因此,我们要加深供给管理的理论认识,并调查分析我国结构改革的特殊性,以此构建中国语境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创新。 提及供给侧改革,目前大家讨论较多的是去产能和去库存,但我们认为降成本和通过供给管理培育新动能才是更应关注的积极力量,值得更多的重视。
减税、降成本
营改增在今年全面推开。
1月2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座谈会时表示,营改增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今年要全面推开,进一步较大幅度减轻企业税负。有专家预测,在“营改增”全面完成后,如果进一步优化增值税税率,整个营改增实现的减税规模将达9000亿元左右。 减税支持“双创”。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15年支持“双创”减免税3000亿元以上,其中31000户高新技术企业减征企业所得税1000多亿元。 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收费项目,严查涉企违规收费。 1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清理规范一批政府性基金收费项目,持续为企业减负,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减负26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共计检查涉企收费单位1.4万家,查出涉嫌违规收费金额9.4亿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党的十八大之后,新一届政府把行政审批改革作为深化改革的“当头炮”。以投资审批为例,十八大以来中央层面政府核准的投资事项累计减少76%。近日,又取消了若干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
总供给管理:新旧动能转换
中国不是没有需求,而是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提升,供需错配。
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中国产能供给出现了结构性失衡:低端产业过剩,但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供给侧越来越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加快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1月20日,李克强在国务院专题会上强调,一方面,继续加快培育新动能。着眼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各类企业注重技术创新、生产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创造新的有效供给,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运用好市场倒逼机制,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抓住化解过剩产能、消化不合理库存等方面的难点问题,努力缩短转型阵痛期。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改革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突破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去产能和去库存来改造旧动能,通过降成本培育新动能,并通过补短板和去杠杆规范政府行为和控制经济风险,最终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使供给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我们认为,相对于“供给侧”更应强调“结构性”,相对于“三去”更应强调“一降一补”。
文:刘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来源:经济参考报 新土地规划人 ? 整理编辑
欢迎并感谢您参与平台投稿,投稿邮箱:xjxtd@126.com,请您在标题处表明“微信投稿”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