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全域视角下的龙门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探析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3-16 00:00:34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何为旅游经济区
旅游经济区,是新型城乡关系、新时期旅游产业发展背景下地区体制创新的新模式、新的区域发展类型。其区别于纯粹的旅游度假区,复合了旅游度假、旅游地产和城市居住等多重功能,发挥了旅游业对区域产业体系的融合和带动作用、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辐射与整合作用。如图:
旅游经济区作为一种新的地域经济空间组合形式,目前受到的关注较少,现有研究也仅从单一视角出发,缺乏全域统筹。基于此,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黄平利在《规划师》2016年第2期撰文,以大连市旅游经济区—龙门旅游度假区为例,从全域视角出发,基于相应的规划理念与策略,从城乡统筹、产业融合、空间布局、生态保护和交通规划五个方面对旅游经济区的规划方法展开探讨,以期为其他旅游经济区的规划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基于全域视角的龙门旅游度假区规划实践
1 全域行政统筹、资源统筹和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在全域行政统筹方面,龙门旅游度假区要树立“全域一盘棋”的理念,将度假区作为一个整体,打破行政分割,以度假区整体目标作为行动的统一依据,在项目建设、设施共享和生态共保等方面充分协调;
在全域资源统筹方面,要坚持以滨海和温泉两大资源为主导启动资源,充分融合河流、山体和农田等辅助资源,挖掘宗教、民俗等文化资源,形成主导资源和辅助资源有机互动的良性局面;
在全域城乡统筹方面,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对立局面,形成城乡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协调统筹格局,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积极促成旅游带动新城建设,推动龙门旅游度假区城市化进程;积
极带动农村发展,以集约用地为前提,通过居民点的合理布局和职能分工,转变传统农村的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时令果蔬采摘、农家乐、大地景观、设施农业和生态农园等特色休闲农业,使农村能有效参与到全域旅游发展中。
2
推进全域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优化功能,打造旅游新产品
规划大力推进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加强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创新发展;以滨海旅游、温泉旅游融合文化体育、商务会议、旅游地产、商贸服务业、海洋渔业、生态休闲农业和手工业等多种关联产业,不断衍生出新的休闲业态和体验产品,延长产业链,培育产业群,形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逐步深化旅游业的社会融合,不断丰富居民、游客的假日休闲、户外运动和娱乐体验等旅游产品,让“绿色休闲”(生态、运动、环保)和“蓝色浪漫”(海洋、风情、体验)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人文精神;注重旅游产业发展的公平性,为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提供契机,使本地居民可以充分分享到度假区的发展建设成果。
3
优化全域空间布局,采用组团
发展策略,打造特色小镇
在城乡空间布局方面,规划依托空间布局要素,结合交通条件、旅游资源及可建设用地分布,最终形成“一心、三镇、十点”的空间布局。“一心”指李官综合服务中心;“三镇”指滨海小镇、滨河小镇和温泉小镇;“十点”分别为东马屯村、北瓦村、英歌岭村、山咀村、大岗寨村、小房村、东阳台村、西阳台村、大营子村和杏树村。
在旅游空间布局方面,规划依托龙门旅游度假区“海、泉、山、河、田”五大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结合区域现状条件,规划六大功能区,分别为浮渡河旅游区、滨海度假区、综合服务区、温泉旅游区、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区和森林生态休闲区。
4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合理保护全域资源
在生态保护方面,规划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加强对现有山林的保护,重点建设包括龙门汤国家森林公园、官马山、大顶子山、双顶山、庙岭山等度假区的南部和东部生态屏障,将浮渡河作为度假区的北部生态屏障;在保证生态系统稳定和良性循环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康乐游憩设施,为游客和居民最大限度地提供绿色游憩空间。
发展绿色经济,优先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设立环境准入制度,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进入度假区;转变农业原有粗放的发展方式,建设以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主的生态农业。建设低碳旅游区,发展无污染和低碳排放的清洁煤供热技术、智能电网,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在发展绿色经济的同时,建设低碳建筑、低碳社区和低碳交通体系。
根据资源环境、工程地质等限制条件,结合城市发展方向,划定度假区的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并提出相应的管制要求:
①禁建区,原则上禁止城镇建设行为,不同区域应严格遵守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②限建区,应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前提,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的性质、规模和强度。③适建区,城镇建设应严格按照规划实施,优先满足基础设施用地和社会公益性设施用地需求,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逐步整合现有村屯,取消零星建设用地。
5
整合全域交通系统,实现内外
交通一体化
在对外交通规划方面,规划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交通融合”。依托龙门旅游度假区的区位优势,着力强化龙门旅游度假区与区域各类交通设施的高效衔接。②“交通整合”。对既有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进行整合,充分发挥道路交通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③“交通加强”。根据龙门旅游度假区的城乡空间发展战略,着力解决好三个小镇( 滨海小镇、滨河小镇和温泉小镇) 和十个功能节点之间的对外交通问题。
在内部道路规划方面,规划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构建与“一心、三镇、十点”的空间布局相协调的道路运行系统,支持龙门旅游度假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②组织多方式、一体化及高效整合的运输体系,实现区域内部交通系统化、对外交通整合化和内外交通一体化。③强化交通需求管理,全面提高龙门旅游度假区的交通运输效率;加强交通组织管理,保障龙门旅游度假区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与有序性,确保道路交通功能的最大化发挥。
文章详见《规划师》2016年2期《全域视角下的龙门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探析》
全文详见官www.planners.com.cn
微信投稿
只要您关注城市规划学术前沿,
愿意为大家分享您的美文,
欢迎赐稿。
投稿QQ:2325124337
投稿热线:0771-2438012
微信号:guihuashiza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