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师角色转变与社会职责
微信阅读榜第5条,邵宁 汤楚荻 城市中国杂志
节选:
▌价值判断——经济效率 vs 社会公平
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系统偏重效率,社会系统关注公平。两者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亦有各自的侧重。在以土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发展动力的城市发展阶段,规划师志在改善和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创造美好的城市生活。面对老公房更新改造这样的社区规划,社会性大于经济性。规划师要转变以往的思维模式,设计方案的优劣不是以实现经济效益为核心目标,而是以社会各方满意度为核心价值判断。
伯恩斯(Colin Burns)在《转化设计》(《Transformation Design》)中,提出了对转化设计的理解。
“转化设计”是“建立于传统设计方法上的,用来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新的设计思路。
通过转化设计,增进各种利益相关者和专业之间的合作。
”因此在本次社区规划参与过程中,也是规划师对设计思考的思想转折点,社区最终最求的是社会性,社区规划针对不同利益群体不同需求进行分析,将均值性的公共服务和社区分享性、互动性、体验型、公共性结合起来。
政府工作会议业委会 ?居委会工作会议 ?居民自治委员会会议
规划师在社区规划的过程中,面临复杂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时处于一个非常独特的位置。传统的自上向下分解任务的方法不一定有效。规划师面临居民、政府、企业等各方需求,需要规划师平衡各方利益,需求合理的解决方式。参与这次“美丽家园”社区更新项目的规划师不仅仅要面对各种空间改善的问题,更需要面对各方诉求的博弈、公共事务进矛盾的化解等问题,主旨在于关注社区中各方利益在规划中的公平性,促进社区内各利益群体的交流、交往。
通过这次项目的契机,规划师一改以往面对政府或者开发商等单一甲方的局面,通过深入居民生活、参与公共事务、贯彻政府思想等方式,反思设计能量,从工具思维向决策思维转变,以公平公正为核心价值观,寻找城市更新的多元综合解决方案,参与社会治理。
美国及英国的社区规划的发展来看,社区规划师的参与几乎渗透到公共政策的各个环节,并且日益程序化,公众的意见也由各行政当局或独立机构进行裁量。社区规划成为与政府和市场抗衡的社会力量,规划师的角色逐步由政府体制的维护者转向各利益群体的协调者。参与社区规划,规划师的身份也在发生转变。
规划师的工作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的总体规划、城市设计,绘制一张20年、30年后发展蓝图,制定未来发展目标和策略。
规划师在社区扎扎实实做着公众参与,能在社区里做着政府,开发商与居民的利益平衡轮,利用专业知识和设计能力开展社区治理;在组织社区参与的时候,作为规划师应该有自己的身份定位,即社会协调人员。
规划师在工作过程当中更需要关注社会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逐渐从设计人员向社会人员的转型,能更好的组织社区参与,促进各方利益群体达成规划的共识。
设计人员向社会人员的转型:蓝图绘制者 —> 问题协调者
因此在社区规划中规划师的身份面临服务于更广泛的社会和人道主义需求:?首先,规划师在设计活动中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原先的规划理想蓝图不是他们最终目的,更多的是去定义解决问题的方案。协同工作被视为扩大社区和居民参与决策潜力的主要方式。因而,规划师的参与合作被看成是地方管治的一种新模式,能够使地方需求得到认同和解决。微信阅读榜第5条,邵宁 汤楚荻 城市中国杂志
有GIS有意思︱讲述地图的故事
微信阅读榜第14条,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节选:本文是与John Hessler的访谈记录,John是一位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制图专家,也是新书《地图:探索世界》的作者之一。
左边:一幅John Audjo绘制的维苏威火山地图(1832年)。
右边:飓风卡特琳娜造成的洪涝灾害预估淹没的深度和区域(2005)(奥塔哥大学, 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世界上很少人能够像John Hessler做到那样了解地图的方式。?这位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现代空间制图与地理信息科学” 学家,可以在看到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地图、点位矩阵制成的地图或者是Minercraft(我的世界)游戏地图的同时,解释每幅地图表示什么以及它们之间是怎么联系的。Hessler和一个团队的撰稿人一起出版了一个令人惊讶题目的制图百科全书,《地图:探索世界》($59.95,菲登出版社,购买链接: http://uk.phaidon.com/store/general-non-fiction/map-9780714869445/)。在这本书里面,作者用300幅地图讲述了一个5000年人类历史的故事,只是不按时间顺序。地图的绘制将每个时代、地方和主题用书页的串联起来。
?
?前一分钟,你还在比较一幅在1631年根据维苏威火山熔岩流绘制的手绘地图和1831年卡特琳娜飓风造成洪涝灾害的彩色卫星影像。翻页之后,你则又开始比较1875年美国的“Porcinegraph”和墨西哥2013年的“Tacografia”。由于数字化工具的增强使得《地图:探索世界》的串联感觉特别让人满意并且让它变得更容易被我们接受:风在吹,疾病爆发在蔓延,更好地使这些地理意象进入我们的脑海里了。科学技术在改变,但是需求却并没有什么不同。“一般而言,你仍然需要从复杂的世界里抽象出要素并且将它可视化,”Hessler说道,“我认为视觉效果依旧是它的关键所在。”
城市实验室(CityLab)最近来到Hessler位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办公室与他谈论关于《地图:探索世界》这本书,他自己的工作以及是什么激发了他现在关于制图的兴趣。微信阅读榜第14条,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全文
门禁社区的设计控制研究:潜力与途径
微信阅读榜第9条,徐苗、袁媛 SYSU城市化研究院
节选:门禁社区的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公共管理部门与规划设计行业则反应滞后,忽视了门禁社区对城市社会与公共空间的显性与隐形威胁,如私有化公共空间与资源、商业配套重复建设引起的社会资源浪费、推高当地消费水平所引发的居住排他性等。
相较于发展商与物业管理,城市管理者对城市空间融合与公共空间的作用采取了较为放任的态度,对于整合公共空间环境与门禁社区资源方面的投入不够,缺乏前摄性的控制性规划与导则。
完全市场导向的城市建设是对于之前以计划性经济为基础的公共管治的一种矫枉过正,在顺应新自由主义管治模式的潮流中忽视了新自由主义提倡的保障社会公平的“滴漏效应”。
从自由放任的、服务于私人开发与投资导向向保障公共利益导向转变是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趋势,包括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的直接规划与建设、法规的权责明晰、设计规范的引导、规划审批的干预。
从调查中还发现,门禁与共享并非一对非此即彼、互不相容的矛盾事物;相反,两者有互补共存的可能和动力。
通过对边界、门禁规模与共享服务设施三要素的精心设计与管理,门禁社区作为城市居住的一个有机单元,能够与周边社区空间想整合,和谐相处。
边界效应:友好,安全感、促进共享、激发多样化的使用行为与社会交往;
围合地块规模:鉴于5公顷左右的围合规模是保证门禁社区与周边空间良好互动的上限,将公共可达的市政道路网格骨架缩小到150~250*150~250范围;
共享的服务与设施:保障共享性以及功能与业态的混合性与完善程度,保护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商业运营空间,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与设施,促进混合功能、就业、社会融合。
围绕这三个要素,需要在刚性及柔性政策层面深入研究管控门禁社区开发的可行建议与改进措施,对现有设计规范与管理政策要给予即时更新与修订。
如果城市设计如卡斯特尔所说“是以特定的城市形态来具像化公认的城市意义” ,那么未来中国城市意义的走向则取决于今天快速扩张与更新中的城市形态及其背后具象化的城市设计。
在门禁社区这个议题上,我们应当谨慎对待在资本与权力的夹缝中挤出的城市形态,因为它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所公认的城市意义。
微信阅读榜第9条,徐苗、袁媛 SYSU城市化研究院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