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别墅所处的地势陡峭、地形复杂、高差起伏较大,在设计之初给建筑创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在当时紧张的经济条件下,莫伯治明确提出不要对地形条件做过多改动,应当因地制宜,依山而建,凌水而筑。为应对苛刻地形条件,莫伯治充分利用他所积累的岭南传统庭园知识,在狭窄崎岖的坡地地形中塑造出了丰富的空间流线,别墅布局自由灵活,依据地形层层展开,没有凿山开岩,尽量躲开树木与溪水,步移景异,对景借景,收敛有序,抑扬顿挫,有机地将别墅和自然山林整合成一整体,形成高低错落、和谐共生的建筑群。最终整个工程土方量很小,大大节省了成本。这也是莫伯治将岭南传统庭园与现代建筑形式相结合的第一个建筑作品。

双溪别墅入口门楼
双溪别墅入口处是一座绿荫掩映的门楼,门楼的门楣石匾额上刻着1965年朱德委员长手书的“双溪”两字。穿过门楼,顺着沿溪而建的曲径石阶逐级而上,便可望见悬在半山坡上、掩映于绿荫中的别墅了。继续拾级而上,跨过小桥,穿过悬挑的别墅底下,几经转折后就到达了乙座、甲座两座别墅。两座别墅朴实无华,组成倒“L”型,中间围成了内庭院,通过台阶上下联系,种满花草名木,布局错落有致,依山顺势,真正做到了与自然山水的完美相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齐康院士曾这样评价别墅建筑特色:“双溪别墅这个建筑群,开敞、自然地拓宽了空间视野,树枝梢头如同绿色自然帘障,将自然的空间层次引伸到远处。内厅岩壁的滴水和天然的攀援植物,使人从有限联想到无限。地坪与透空的天顶,将建筑伸向天空,植物树木穿透而上,从室内引向室外”。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何镜堂院士更是高度评价了山庄旅舍和双溪别墅两座建筑:“巧妙结合地形,引入山水草木,通过空间层次和序列变化,运用简朴的地方材料,创造了一种朴素自然、优美丰富的园林建筑空间。这两个作品,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被建筑界誉为岭南建筑的佳作”。

甲座平面图

乙座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