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公交江湖︱柏林在抓公交逃票,而巴西在为盲人设计公交车站(两则)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3-15 00:00:56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一
°
览
°
众
°
山
°
小
SustainableCity & Transportation
编辑团队
原文/ Feargus O’Sullivan、Anna Petrone
翻译/ 丛聪 文献/ 张丹云 校核/ 众山小
编辑/ 众山小 排版/ 肖阳
译者萌像&导读:
柏林和其他德国城市一样,采取一种以个人诚信为主、检票手段为辅的查票措施,人们进出地铁车站没有闸机,买不买票全靠自觉。不过2014年相对2013年逃票人数大幅上升,导致柏林展开了严打逃票的行动,不过与之相对应的是管理费用爆表了,社会成本也上去了。那么逃票到底是管还是不管,或者,要怎么管的同时,在人力、设施成本、社会影响中间找到平衡呢?值得我们思考。而则二讲的是巴西大学生看到了盲人使用公交的困难之处,于是他设计了一座视障人士使用的智能公交站,不但可以用语音和盲文向使用者提示各个线路的车辆到达信息,还可以告知司机和其他乘客有盲人将在本站上车。你的城市公交系统又是怎样,是否方便残疾人使用呢?他们为盲人提供了那些便利设施?欢迎与我们分享你身边的故事。
请
看
正
文
1
则一、抓或是不抓,柏林公交抓逃票的困惑
原文/ Feargus O’Sullivan 翻译/ 丛聪
图一、柏林地铁(图:Ingolf)
柏林公交的老大们这周估计很郁闷。因为媒体在本周三(12月16日)披露了一组公交逃票数据,公交汽车、有轨电车和地铁的逃票人数都比上年明显增加。2013年全市抓到22.9万人次逃票,而2014年这一数字猛增到35.6万人次。
当然公交管理部门对此的解释很有说服力:2013年查票工作确实不到位,在此之后就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检票措施。但是这个数据依然给管理部门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到底怎样才能让大家都去买票。
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对于公交购票,柏林和其他德国城市一样,一直是采取一种以个人诚信为主,检票手段为辅的措施。地铁站没有出入闸机,站台上也没有检票人员(因为在站台上不能算无票乘车)。而且在售票机上买张票慢得要死,让你忍不住就越过它直接跳上车去。
当然,一旦你上车了,可能就会遇到突发检查。车门一关,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检票人员就刷地一下亮出证件,伸手问你要票。如果你不幸正好没买票,在下一站列车开门时还有最后的机会冒险逃脱,逃不掉的话就得拿到一张60欧的罚单。不过这张罚单你也可以不理会,除非你在两年内连续三次逃票被抓,那样就必须上法庭了。
柏林虽逃票人数较高,但诚信制度也减轻了不少管理成本
与柏林相比,伦敦票务系统的威慑性就强得多。在伦敦公交逃票可能招致超过1000英镑(1494美元)的罚款和一次犯罪记录,出庭也是免不了的。尽管严重到这种程度的逃票案例并不多,但是一旦被抓,免不了对本人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和耻辱感,这样的故事在英国媒体上屡见不鲜。另一个威慑性的措施是无处不在的检票闸机(即使有时会暂时打开,或者很矮,容易跨过),它们无疑增加了逃票的难度。
但是哪种制度才能降低逃票成本呢?这就很难说了。
柏林逃票的情况也许比较严重,Tagesspiegel称达到总出行次数的3%-5%,但是其诚信制度也降低了管理成本。他们不用设检票闸机,只需要一个工作人员帮着在售票机上卖票,这个成本很容易从车站上的零食报刊收入里补回来。车上的检票人员也需要成本,但是他们循环抽检,所以人数不用很多,也可以非常分散。
伦敦交通局(Transport for London, Tfl)虽然没有发布过类似的逃票人数统计数据,不过2009年有过一次相关的调查,6%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五年中曾经逃票。只是因为没有逃票次数记录无法估算票款损失。不过,柏林的逃票率同样也是6%(去年的统计数据),这说明光有检票闸机也许还是不够的。
柏林也开始对逃票加大了惩罚力度。2013年只有480人因逃票被起诉,2014年这个数字达到了33723人。但是这又让法庭和监狱很头痛,觉得这些人要把监狱塞满了。柏林的Pl?tzensee监狱目前有68人因逃票在押,因为他们都在交罚金和坐牢中选择了后者。尽管这类行为往往只是关押几天,但却大大增加了监狱的管理成本,这也是治理逃票的困难所在。
柏林现在较为严厉的惩罚措施有可能会促使更多的人去买票。但是由此增加了多少社会成本,确实就很难估计了。
2
则二、里约热内卢开发便于盲人使用的公交站
原文/ Anna Petrone 翻译/ 丛聪
图二、视障人士智能公交站(图:Projeto ViiBus)
Campinas大学的Douglas Toledo在他电子工程课的期末作业中设计了一座方便盲人使用的公交站台。它可以帮助盲人更加自主地乘坐公交车,并与公交驾驶员和其他乘客交流沟通。这个叫做“Viibus”的系统随后成为了Cisco城市创新挑战赛的获奖作品,第一座以此为设计样本的公交站台将在里约热内卢Porto Maravilha 投入建设。
Douglas Toledo每天乘坐公交车往返Itatiba和学校,经常遇到一位盲人老妇人在同一座车站等车。他由此注意到了盲人乘坐公交的不便,例如不知道车辆是否到达,是不是自己要坐的那班车,以及上下车时候的困难。他决心设计一个能够帮助有视力障碍的人乘车的智能系统。
这个系统被命名为Viibus (Visually Impaired Intelligent Bus Stop 视障人士智能公交站)。为了更好地理解视障人士的需求,Douglas专门联系了隶属于Pontifícia 天主教大学(PUC)的关注残疾人跨学科研究中心(Interdisciplinary Center for Awareness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并与该中心的两位视障成员 Leonardo Campos and Adair Silva进行了交流。他在设计的系统中将站台,乘客和车辆进行了整合,在车辆到达时站台会向乘客发出通知,同时告知司机有视障人士在该站上车。
图三、设备测试(图:Projeto ViiBus)
Campos and Silva 随后对设备进行了测试。这个系统将在公交车站安装一个盲文的控制面板,供盲人选择公交线路,之后它将通过无线通讯监测该线路是否有车辆到达指定半径范围内,这个半径可以根据车辆行驶速度自动调整。当车辆到站时,使用者将收到语音提示,告知他们可以上车。
在这个过程中,系统会通过显示屏和视觉信号向车站内其他等车的乘客发出信息,告知他们有一位视障人士在此等车,这样是为了增强使用者与其他乘客的互动交流。
该设备以常用的手机频率发送和接受无线讯号,与现有公交车的车载设备兼容。Douglas 没有使用互联网的传输方式,因为他认为网络覆盖范围有限,会对设备的使用地点造成限制,但是他也表示不排除今后把设备接入互联网的可能。
这个系统从一开始的课程作业,变成了Cisco城市创新挑战赛的五个获奖作品之一。这项比赛的目的在于为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主要举办地Porto Maravilha 寻找城市创新改建的方案。
这个系统若要实施,最大的挑战是生产和安装它的控制面板,Douglas目前正在积极寻找具备相应技术的投资方,以期将设备推广至Porto Maravilha 之外的更多地方。
他希望在设计样本投入完成之后,与Curitiba, Campinas和Sorocaba等城市联系。“我想让这些城市都鼓励公交公司采用Viisbus。毕竟现在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说公交站应该便于盲人和视障人群使用,所以我需要用更多的东西说服他们。”
图四、控制面板及通讯设备示意(图:Projeto ViiBus)
里约热内卢的原型站即将开工建设并预计在2016年3月完工。Douglas在11月15日来到里约热内卢,准备用之后几个月的时间筹集资金,研究需要输入原型站系统的公交信息。另一个在Cicso竞赛上获奖的项目Livrit目前表示愿意与Viibus合作,他们主要开发标示有便利设施的、可供盲人使用的地图。
巴西的残疾人士中大多数是盲人,占到巴西总人口18.6%。在另一篇相关文章中,Camila Montagner认为公交应当更便于盲人使用,至少可以从优化地铁地图做起。
视频一、为视障人士设计的公交车站(葡萄牙语)
你的城市公交系统又是怎样,是否方便残疾人使用呢?他们为盲人提供了那些便利设施?欢迎与我们分享你身边的故事。
购买年刊,请点击阅读原文......
「 欢迎投稿 」
我们作为专业志愿者团体,秉承理想,帮助中国可持续发展。并为之贡献:理念与传播、培训与教育、实践与孵化。欢迎您加入我们一起并肩前行!
2014-2016 ? 转载请注明:
源自公众号“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