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显示,《规划》提出“一廊十核多节点”的空间格局。
一廊联动:一廊即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依托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珠三环高速东段、穗莞深城际、佛莞城际等复合型的交通通道,集中穗莞深创新资源,三市连成一个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贯穿的创新经济带,建设成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强化广州、深圳中心城市的创新引领作用,打造创新发展“双引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长度约180公里。
十核驱动:十核即十大核心创新平台。具体为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东莞松山湖、东莞滨海湾新区、深圳空港新城、深圳高新区、深圳坂雪岗科技城、深圳国际生物谷,总面积约349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约243平方公里。构建科技创新重要空间载体,打造全球顶尖科技产业创新平台,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多点支撑:多节点包括广州市国际生物岛园区、天河智慧城等13个,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等15个,东莞市中子科学城、水乡新城等9个,合计37个,以上节点是按照区域创新空间综合能力和潜力评价所得出的结果选择,是具有一定创新基础,发挥示范效应,推动区域发展的创新节点,总面积约462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约349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