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试点任选至少两座桥进行设计:
一、桥下空间概念策划
结合每座跨河桥周边交通、业态、人群等,对桥下空间的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为建设部门拓展思路、有序推进高架下空间的持续更新利用,将桥下空间作为弥合不同地块功能、服务不同使用人群的有效手段。
二、桥下空间详细设计
结合设计范围内桥下空间、现有的设备用房、服务用房、景观绿化等条件,提出创新性与操作性并重的改造方案,旨在指导近期建设实施。
1. 功能与活动策划:结合区域位置与周边环境,为桥下空间探索更为适宜的功能和空间使用方式,为周边的居住人群以及滨河休闲人群提供更丰富、更多样化的活动场所。
2. 基础服务设施设计:为周边人群提供运动、休闲等活动场所,便民服务等配套设施。需考虑不同时段、不同人群使用需求的差异与同质,尽可能使桥下空间得到时段与空间上的充分利用。
3.绿化景观设计:体现生态环境友好的绿化种植设计,体现空间特色、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如铺地、灯光照明、街道家具或其他公共环境艺术。
4.交通组织设计:合理组织人行、非机动车、机动车流线,为地区提供更为开敞包容的空间;对于现状已有的停车位提出有效改善策略。
三、桥下空间环境设计
因为桥身宽度、高度的原因,本试点中的桥下空间未能在滨水节点上形成积极友善的空间,现状大多空间阴暗压抑,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苏州河沿岸的行走体验。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桥下地块的设计与使用,也应当从桥下空间自身的条件出发,对其与滨水空间的交接以及整体环境提出指导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