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评审讨论中,专家们对轨道3、4号线凯旋路段试点提出整体思路上的意见:
1.轨道交通桥下空间,有两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一是轨交站点的人流疏散,尤其像中山公园这样大流量交通枢纽;二是功能的加减法,究竟什么样的功能适合增加,如共享单车停车区域、运动场地、外卖车辆停放等,适合增加吗?加在哪里比较合理?而如果要减少停车区域,减多少才合适?
2.
就基地现状来看,如何处理绿化和停车的相对平衡,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在中山公园这片区域,仍然需要适当解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泊要求,在这样的需求导向基础上,鼓励美化绿化环境,增加适宜的活动场所。
3.
设计方案在兼顾适用性与美观性的同时,应该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桥下空间并不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使用。
4.
根据有关部门现行的桥下空间管理条例,桥下空间大多为市政用地,不应设置商业设施或新建较多建、构筑物。更新改造方案需从实际出发,加强与区政府、申通地铁集团的沟通,符合规范,并充分考虑后期维护管理上的投入与工作量。
5.
由于设计条件的限定,收到的方案尚没有出现突破设计边界的大胆设想。比如基地周边道路的现状车行量并不大,是否可以优化凯旋路道路断面设计,为行人提供更多空间?有待于下一阶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