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即首都功能核心区。强调“一核”应充分体现“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全力做好“四个服务”,维护安全稳定,保障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高效开展工作。结合核心区特点,城市总体规划还提出了保护古都风貌,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强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精细化管理等。
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原来11个新城的定位,划分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多点”和“一区”,强调结合不同区域的特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及以平原地区为主的“多点”,作为主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地区,应加强综合承接能力,提升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能力。而“一区”则充分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保障首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立足自身实际,将保障首都生态安全作为主要任务。
建设城市副中心,也是作为总规调整城市空间格局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区域来看实际上构建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和雄安新区共同构成北京的两翼。那么从副中心本身规划来说,我们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高点定位、中国特色的要求,形成了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文化传承的规划特色。
“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发展新格局,也避免大城市病在城市副中心里再发生,这一带就是沿运河构筑了一个清新明亮的生态文明发展带,那么在这里继承了,包括像潞城遗址、通州古城遗址、张家湾古城,这些历史文化的遗存,和未来的城市功能,包括以绿心为主的城市公共文化中心组合在一起。
一轴,就是沿六环路一条创新发展轴,它串联了像城市的行政办公区,宋庄的文化创意区,还有环球影城的国际旅游区,还有张家湾的未来的产业提升聚集区,形成未来创新发展的一条轴线。
在功能组织上,力求打破一张大饼的这种聚集式的布局。多组团的,分区的布局结构,形成了12个组团。以12个组团来组织城市的公共服务和市民的休闲服务功能,力求形成一个民生共享、和谐宜居的生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