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迈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相适应,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是北京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履行“四个服务”基本职责的有力支撑,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立足北京实际,突出中国特色,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北京建设成为在政治、科技、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具有广泛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建设成为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家园。充分发挥首都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2020年发展目标: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取得重大进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成效,“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首都功能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中央政务、国际交往环境及配套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全国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增强,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水平进一步提升。
2035年发展目标: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大城市病”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首都功能更加优化,城市综合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构架基本形成。
——成为拥有优质政务保障能力和国际交往环境的大国首都。
——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和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
——成为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成为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和谐宜居城市。
——成为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
2050年发展目标: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都、更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首都、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建成以首都为核心、生态环境良好、经济文化发达、社会和谐稳定的世界级城市群。
——成为具有广泛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全球中心城市。
——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
——成为弘扬中华文明和引领时代潮流的世界文脉标志。
——成为富裕文明、安定和谐、充满活力的美丽家园。
——全面实现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