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对《总规》的批复中明确,首都要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切实减重、减负、减量发展,实施人口、建设规模双控,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功能优化调整。《总体规划》提出全市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六区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1085万人左右,远期控制在1085万人以内。明确的人口调控目标是落实中央要求的具体体现。人口调控目标的安排,经过了科学的测算和平衡,综合考虑了首都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供应以及绿色生态空间等多方面硬约束因素,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是相适应的,也符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符合特大型城市人口变化演进的规律。
为支撑这一目标的完成,《总体规划》同步作出了系统的安排。
一是要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攻坚战和持久战,坚定不移的把疏解非首都功能、城市综合整治与人口调控紧密挂钩,坚决拆除违法建设,加强对疏解腾退空间利用的引导,注重腾笼换鸟、留白增绿、补充便民服务短板,促进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
二是要落实减量发展的要求,全市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中心城区城乡建设用地、平原地区开发强度要同步实现“三下降”,从规划土地的源头上控制住建设规模,与人口规模挂钩算帐。
三是要大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按照“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采取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的同时,加快城市副中心和郊区新城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有序承接产业、功能和人口。
四是要突出创新发展牵引作用,以结构优化提升发展质量,依靠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支撑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依赖。
五是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下来谋划人口调控工作,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城镇体系等方面率先突破,加强跨省市交界地区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对接雄安新区建设,引导人口在更大区域空间有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