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值得关注的讲座论坛沙龙等活动,除在北京的清华同衡学术周系列活动之外,还有以下若干,涵盖多专业视角——俗话说得好,为城市,可以做更多。
上海|“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战略议题”专题讲座
时间:4月14日 下午1:50
地点:徐汇区南丹东路25号上海市规划协会二号楼三楼会议厅
主讲人: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石崧
上海|城市建筑:价值观念的交汇
时间:4月14日18:00开始
地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
主讲人:弗瑞德·克拉克(美国佩里克拉克佩里建筑事务所高级董事)
重庆|后工业时代的文化逻辑与新乡建运动
时间:4月14日19:30开始
地点:西南大学北区图书馆报告厅
主讲人:张慧瑜(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从春节期间的“博士返乡记”、“雾霾纪录片”争议谈起,提出目前存在着两种回应工业化的方式,一种是比较主流的后工业社会,一种是相对边缘的新乡建运动。前者把工业作为污染、落后、异化的空间,推崇一种去工业化的、无污染的、有机的文化生态;后者则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整体批判之上,提出农村、农业、农民协调发展的新出路。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中,还存在第三种回应现代化、工业化的路径,这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一种工农主体、工农/城乡互补的现代化之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建立新的工农结合的理论和实践视野。
上海|人口、交通与经济交互影响下的区域规划新格局
时间:4月15日14:00—16:30
地点:上海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新上院N103室
主讲人和主讲内容:
张玉鑫(上海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协同共生——对上海和长三角空间格局发展的思考》
罗守贵(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乡村人口蓄水池功能衰减对城市化动力的影响》
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不是人多的问题:谈特大城市居住、就业、公共服务的空间平衡》
夏兴华(国家民航总局原副局长):《航空经济与区域发展新格局》
长沙|城市文化下的公共空间设计:体验巴塞罗那
时间:4月16日15:00开始
地点: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113报告厅
主讲人:Miquel Marti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教授)
北京|宋代城市史研究心得漫谈
时间:4月16日15:00-17:00
地点:首都师范大学文科楼404教室
主讲人:包伟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大连|故宫的世界 世界的故宫
时间:4月16日18:00开始
地点:大连理工大学山上礼堂
主讲人:单霁翔(故宫博物馆院长、高级建筑师)
成都|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及叙事
主讲人:王子耕(普林斯顿建筑学院硕士)
时间:4月17日19:30开始
地点:成都青羊区奎星楼街55号,名堂创意工作区NU咖啡
主讲人:王子耕(美国普利斯顿大学建筑学院硕士)
上海|乡村社区营造系列沙龙:生态有机农场
时间:4月17日 13:30-17:30
地点: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758号 CCDI大楼二楼会议室
上海|2015年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论坛
古村落已经成为保存中华文明一份集体记忆,然而受到城镇化、现代化、社会转型等因素影响,我们面临失忆的危险,鉴于古村落极其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如何真实完整的传承古村落?如何让古村落活起来?
时间:4月17日8:30—17:30
地点:上海市普陀区金沙江路1699号
朱光亚(东南大学古建筑专家):古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道路
杜晓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项目官员):村落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浅议
张成源(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活起来的遗产:中国古村落美学价值
钟毅(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研究所所长):甲居藏寨民居改造的地域性探索
朱鹏飞(北航北海学院规划与生态学院院长):中国古村落调研、传承、保护和发展
陈统奎(全国返乡大学生论坛发起人):返乡大学生与社区营造
深圳|中国设计新力量
时间:4月18日 14:00-17:30
地点: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LOFT创意文化园东F1栋103号
主讲人:孙建华先生及梁景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