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依靠聚集资源求增长已经无以为继,必须转变为疏解功能谋发展,顺应自然、尊重规律,切实减重、减负、减量,实施人口、建设规模双控,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功能优化调整,提升城市韧性水平,更加注重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二是“城市管理”逐步转向“城市治理”,在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按照精治、共治、法治要求,创新体制机制。
三是城市发展从重视“速度”到更加关注“质量”和“温度”,强调以人为本,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着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构建城市发展愿景、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更加重视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与包容。
四是“数字城市”发展为“智慧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标准,善于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手段,通过数据融合、政策整合、底图叠合,建立城市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在工作中要坚持国际一流、首善标准,紧盯国际、国内先进做法和经验,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树立规划权威,赢得工作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