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把整个城市看成一个凝固的交响乐,有篇章、有背景的色调、有主旋律、辅旋律的色调、有华彩乐章的色调,我们可以看到它首先有一个大的定位,是清雅的、蓝绿交织的,有这种跟大自然交融的这种状态,通州这个地方本身有非常质朴的、非常面向未来的新建筑,我们说它的朴雅是相融的、是整个有机的混合体。
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个从大自然角度、人跟自然是紧密地、有机地咬合在一起的,然后还跟底色关系有关联,我感觉做这个定位的时候、整个团队是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的,研究过土壤、研究过植被、研究过现有的民居和面向未来的建筑,因为还要想到未来技术的推进、理念的创新,我个人认为现有定位的色调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但是朝着一个非常清晰的方向在发展的一个旋律,我更愿意这样来理解它。
那么这样的话就会跟老北京进行相比较,要有传承。因为它们都是大北京片区的,应该有这个文脉,但是我个人以为应该向未来去看的,特别是在未来重大的一些大的项目落地的时候,那可能是跟这里保持一个节奏差,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关系。
这里有8个字,“水彩清韵”,因为那个地方有水系、然后又有植被,然后还有一个就是刚才讲的,“朴雅相融”,用这8个字来定位这个关系。
当然还有跟现有的城市和自然的保护,有半城清亮、半城温暖,大概温暖这个部分都是在建材这个角度,那么清新的部分、基本上是留给大自然的,留下了城市发展的空白,这也是这个主旋律里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