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构建整体秩序·彰显城市特色——《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要点》解读
分类
(编号:88)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1NDMzMTEzOA==&mid=2247485679&idx=1&sn=c1ceeb0178c63f3065afd27be8873b9c&chksm=fbe47582cc93fc9465926b0a12a96c71ecc6d204007b2f2cc0908d6bc62dc5499358710e2e8a&scene=27#wechat_redirect
作者
北京规划国土
时间
2018-10-19 08:00:00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为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的指示精神,更好地推进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市规划国土委结合近期印发的《分区规划城市设计专题编制技术要求(试行)》,制定了《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要点》(以下简称《要点》),以指导北京中心城区的规划建设。《要点》有哪些内容?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要点》包含构建整体秩序和彰显城市特色两方面内容,从城市设计角度对中心城区提出了具体管控要求。 一、“面”“色”有序,构建整体秩序 1、空间格局管控 规划建设中心城区通风廊道系统,推进第一道、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绿色空间实施,塑造清晰有序的组团式城市格局。 建设完善中心城区通风廊道系统,提升建成区整体空气流通性。划入通风廊道的区域应严格控制建设规模,逐步打通阻碍廊道连通的关键节点。 推进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公园建设。重点加强各公园间的联系,形成完善的公园体系。 提高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绿色空间比重,推进郊野公园建设。绿隔地区应控制建设规模与建筑高度,以小体量、中低层建筑为主,减弱对整体空间形态的结构性影响。 2、景观风貌分区 中心城区形成古都风貌区、风貌控制区、风貌引导区三类风貌区,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 3、建筑高度分区 老城内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保持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老城外严格控制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和选址布局。 高度管控应突出三方面特点: 第一,整体空间形态与自然环境要相互和谐; 第二,城市建设要形成高低有序、错落有致的空间关系; 第三,公共空间体系结构更为突出。 4、第五立面 塑造肌理清晰、整洁有序的第五立面空间秩序,营造与自然山水和谐相融、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可识别性的城市第五立面。包括历史风貌地区、重点视廊区域及机场起降区域三类重点管控区域。 净化历史街区内部和各级文保单位周边的建筑屋顶,对建筑体量、屋顶形式、建筑色彩等进行综合引导,通过视觉效果的改善烘托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 通过建筑降层、屋顶改造、颜色刷新、绿化遮挡等手段,保证视点与视景之间的视线连通,塑造各具特色的城市眺望景观。 根据飞机起降视域范围划定管控区域,将机场建筑屋顶与大尺度绿化景观、标志性夜景照明相结合,提升艺术水准,营造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印象。 5、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应充分汲取古都五色系统精髓,规范城市色彩使用,形成典雅、庄重、协调的北京城市色彩形象,尤其要对城市重要景观区、重要政务活动区、城市第一印象区及各新城中心地区等区域进行整体色彩设计与色彩管控,呈现与山水环境、文化底蕴、功能定位相适应的色彩主旋律,凸显地区色彩特质。 分区调理城市色彩,对建筑、设施、植被等提出色彩使用指导意见,全面调和城市色彩。老城地区应精雕细琢、治乱提纯,平原区应整治杂色、突出层次,山区应呼应自然、淡雅低调。 二、“点”“线”有致,彰显城市特色 1、绿道蓝网 构建水城共生的蓝网系统和多功能、多层次的绿道系统,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生态空间品质。 绿道系统依托绿色空间、河湖水系、风景名胜、历史文化等自然和人文资源,构建层次鲜明、功能多样、内涵丰富、顺畅便捷的绿道系统。 以市级绿道带动区级、社区级绿道建设,形成市、区、社区三级绿道网络。总长度到2035年增加到约750公里。 蓝网系统由水体、滨水绿化廊道、滨水空间共同组成。通过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恢复历史水系、提高滨水空间品质,将蓝网建设成为服务市民生活、展现城市历史与现代魅力的亮丽风景线。到2035年中心城区景观水系岸线长度增加到约500公里。 2、十字轴线 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以国家行政、军事管理、文化、国际交往功能为主,体现庄严、沉稳、厚重、大气的形象气质。协调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两侧城市风貌,统筹城市空间格局,彰显大国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 城市整体色彩以中高明度、低饱和度为主,避免出现艳丽的颜色,色彩沉稳大气、相互协调。城市天际线韵律和谐,统一规范整治城市第二天际线。 中轴线划分为北中轴延长线、北中轴、老城中轴、南中轴和南中轴延长线五个功能区: 北中轴延长线营造消隐入山林的自然山水格局; 北中轴继续完善奥林匹克中心区的国际交往、国家体育文化功能; 老城中轴线突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南中轴塑造南城发展新引擎; 南中轴延长线强化文化和生态功能。 中轴线视廊管控要求加强中轴线及其延长线的建筑高度管控,保障以景山万春亭为代表的多个传统制高点向轴线南、北眺望形成清晰有序的视觉效果。 3、观山视廊 形成银锭观山、钟鼓楼北望、太和殿经玉渊潭西望、景山万春亭西望四条由核心区向外眺望自然山体的景观视廊。合理控制建筑体量、色彩等风貌要素,形成近景城市建筑与远景壮丽山峦相协调的特色城市景观。 银锭观山是传统“燕京八景”之一,以银锭桥为观测点,以什刹海岸线夹角为视域控制范围,划定该视线廊道控制区。 景山万春亭观北山,从景山眺望西北山脉是北京都城营建的重要景观视廊。 景山万春亭观西山,从景山向西北方向眺望,能够欣赏到以香山地区为前景、以百花山-东灵山为背景,层次丰富的山体景观。 4、文脉地区 挖掘近现代北京城市发展脉络与特色,保留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脉印记,划定管控范围,制定管控措施,展现北京完整连续的历史文明和多元丰富的风貌特色。 目前,该《要点》已印发相关各区,帮助有关部门在下一步规划编制过程中全面深化落实总体规划对城市设计的各项要求,并为下一阶段城市设计研究提供上位规划要求。同时,相关各区也以《要点》为抓手深化研究,进一步突出地区特色风貌,注重统一整合跨行政区域城市设计要求,对跨区域的两轴地区、景观视廊、滨水地区等空间要素进行重点研究,并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城市特色研究。 说明:本文节选自《北京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要点》,本课题由市规划国土委城市设计处组织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详细规划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