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地理》发布了一组,
民国主题的南京图片,
分分钟就让人回到了那个与我们相去不过百年的年代,
看完之后,更是忍不住想赞叹南京之美。
而其中展示鼓楼的美景!
更是让每一个见过的人都感到惊艳!
鼓楼区颐和路的民国韵味浓厚。“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当年的颐和公馆区,住的都是达官显贵、外国公使,是一个纸醉金迷的地方。如今的颐和公馆,旧时的繁华热闹褪去,只剩下一栋栋风格迥异的房子,房与树连成一片,十分安静,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颐和公馆核心区。

颐和路环岛,曾经是南京特别市第六区区公所旧址,现为先锋书店分店。

自先锋书店入驻这栋风格迥异的民国建筑,这里也多了一分人文气息。若是在这里读书读困了,不知道睡梦中能否回到上个时代。

从白天到黑夜,车辆在这里川流不息,依然打破不了它的安静。

琅琊路小学放学,有两个小学生正好闯入镜头,夕阳正好,在光影斑驳的墙上打下她们奔走的影子。
骑车在下关滨江一带转一转,从中山码头到大马路,也能发现很多风格独特而精致的民国建筑,中山码头,为奉安大典而建,风吹浪打,一直沿用至今的中山码头轮渡,已经运行了89年,承载了三四代浦口人进城的路。
城市在发展,风景也在变迁,有些事物只能藏在岁月里。

中山码头,为奉安大典而建,风吹浪打,一直沿用至今。

原下关码头候船厅,现为南京下关历史陈列馆。

江苏邮政管理局旧址,现废弃封闭。

邮政管理局建筑近景。
还有更多的民国建筑,要么伫立在闹市区,要么藏在偏僻的巷子里,或者是安静的校园里。

原来的金陵女子大学,现在成为了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东方最美校园”,必是名不虚传的。

原来的金陵大学北大楼,现在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多少南大毕业生的毕业照上留下了与她的合影。
这些美景它们遍布鼓楼,
只要你来,
总有一段民国的风月,
会与你必然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