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经验:“3+6”是中国未来主力城市格局
“樱花时节穿过日本乡村,一个上午,我算了下,总共遇到不超过80个日本人。”
樱花那么灿烂,人都去哪里了?大东京地区和大版地区。
前些日子很火的一个标题是:《逃离北上广深》,逃离了吗?发现还是在一线城市机会更多。哪些城市有人流涌入,那些城市群就被看好。
日本和中国一样,也曾经有过分散的城镇化和城市化的路线争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起飞时,也提出过著名的东京疏散计划,也曾经担心空气污染、水源污染。于是从大东京地区通过轨道交通,希望疏散部分人群。确实疏散了小部分,但是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反而吸引了更多的人群进入东京。
资源的分配,产业的聚集,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信息传播更快,虽然基于对大都市病的恐惧,很多国家都市圈的发展,都经历过探索的过程,但目前基本都回归到大都市圈的路上。
中国进入以都市圈和城市群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现在有人流流入的仅限于少数的几个城市群,和中西部几个有活力的城市。所以,可能只是一个三线、四线城市,但是因为在大都市圈的周围,也被纳入调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