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思想的自然之美,是文人和画家在园林创造中首先追求的的艺术灵感和源泉。因此,苏州园林从最初为了满足诸侯贵族的生活需要,逐渐发展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居住环境。苏州园林的布局通过借景、框景、对景的造园手法,融合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和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园林要在布局中达到“精而合宜,巧而得体”的境界,这就看造园家在设计布局中是如何运用借景、对景和框景的匠心了。
借景是苏州古典园林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方法。通过借景可以突出主题,强化立意,根据《园治》一书中总结,借景可以分为仰借、俯借、远借、邻借和应时而借。
对景是造园组景的又一种传统手法。就观赏点来说,一个观赏点要与另一个景物相互对映,使之互相有景可观。在设计布局时,不是孤立地构景,而是注意景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苏州古典园林通常在重要的观赏点上有意识地组织景面,形成各种对景。
不同于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苏州古典园林的布局是随着曲折的平面步移易景,依次展开。这种对景以道路和走廊为前进的方向,通过进门和转折处变换空间。厅堂楼阁是观景的重要地点,在这些建筑物前布置山水,竹石,花木,亭榭等组成对景就显得更为重要。
框景是指用门、窗、洞或由乔木树冠抱合而成的空隙作为画框,把真实山水风景或是竹石小景纳入画框,成为一幅挂在墙上的画。
漏窗是苏州园林的点睛之笔,是框景的灵魂,有人把它形容为美人的眼睛。漏窗本身是景,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借用。
就像留园的鹤所,园中弯弯曲曲的廊道墙壁上,镶嵌着几扇空窗和花窗作为取景框。透过漏窗观看园中风景,一幅幅连续的画面出现。
苏州园林中的门洞、漏窗大多是两面通透的,且各有图样花纹,人们从室外通过漏窗、门洞就可看到室内景物。每个窗棂和门框都犹如一个配有特殊花纹的镜框,把风景园林的自然美、绘画美与建筑美统一在景框之中,这是一种巧妙的布局方法。
转自规划师杂志微信号
来源 | 现代园林(ID:xiandaiyuanlin)
本期编辑 | 王虎 俞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