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提出,要建设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聚焦优良人居环境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
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化社区生活、就业和出行环境,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将达到99%左右。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多渠道增加租赁性住房比重。
构建高品质公共空间网络,增加广场、公园等独立占地的公共开放空间,推进“通江达海”的蓝网绿道建设,建成226条水绿交融的河道空间,形成总长度2000公里左右的骨干绿道。
构建黄浦江两岸地区、苏州河沿线地区滨水贯通并向腹地延伸的公共开放空间,推进重大文化集聚区建设。
建设高品质文教体卫设施,优化高等教育设施功能布局,每个新城、城市副中心至少有一所大学。推进市级体育设施优化功能布局,打造高品质国际化的健康休闲、医疗服务和医学科创中心,每个新城至少有一处三甲综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