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生活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这座城市,最重要的事可能会是每年各种名目的法定节日和每天雷打不动的午休时光。即使因为经济危机而收入大幅缩水甚至失业,这里的人依然能乐此不疲地享受生活,在城市的任何角落实现着个人化的狂欢。这既和这里的人血液里流淌着加泰罗尼亚人高傲不屈的民族血液有关,也得益于150多年前发力并仍在不断创新改良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平等、自由的现代城市框架
任何一个看过巴塞罗那城市地图的人都会由衷惊叹其严整的城市秩序:整齐划一的街区覆盖了约9平方公里的空间范围,这均来自设计师塞尔达(Cerda)之笔。
作为工程师,塞尔达并未迎合城市贵族复兴巴塞罗那中世纪光辉的理念,去把精力放在那些令城市变得赏心悦目的宫殿、广场、大轴线上,而是提倡一个现代、平等、自由的巴塞罗那:工人、商人、医生和权贵阶层一样都应享有同样高质量的城市空间,明媚的阳光、干净的空气和便捷的设施是这座城市为所有居民提供的福利。所以,他在空间上并未使用以老城区为中心的单中心放射的城市结构,而是把新城区(即城市扩展街区)统一规划为均等的网状格局,体现了整体、平等的规划理念。
同时,街区两侧多为20米左右高的建筑,与道路高宽比约为1:1,是很宜人的尺度。建筑底层多为沿街商铺,上层以办公和住宅为主,故而每个街区都是功能混合的,是集工作、生活、休闲于一体的微缩城市。居民能在自己居住的街区附近工作,能在工作间隙享受生活,既减少了城市的通勤交通量,也使巴塞罗那人拥有更多慵懒时光。
塞尔达为巴塞罗那构建了平等、自由的现代城市框架,为巴塞罗那人摆脱每日疲于奔波的生活方式打下了基础。他成就了如今的巴塞罗那,而巴塞罗那其后的不断改造也证明,只要城市的核心价值不变,100多年前的规划在今天仍然有坚持的价值。
Tapas生活与街道空间
Tapas是西班牙饮食国粹,它大概对应中国的“小吃”概念,分量往往小于正餐,几乎大餐厅和小馆子都供应各式Tapas,其种类多达上千种。我们经常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一间馆子到另一间馆子,品尝这种被称为Tapas的西班牙小吃。Tapas不但是一种食物,更代表一种生活态度。方便、随性、享受当下,这些关键词代表着Tapas的灵魂,在街边任意一家小馆坐下,点几份Tapas,几杯小酒,享受阳光,快乐地聊天,生活似乎应该就是这样。究竟是怎样的街道空间设计,才能承载这份享受生活的随意?
可以尽情享用Tapas的街道空间设计。
早在塞尔达时代,人们在街道空间交往的需求就被纳入考虑,而在日后的道路改造中,通过机动车道的缩减,道路两侧步行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原本狭窄的走道扩宽后,增加的空间就变成了路边广场,而底层商铺可以利用这样的空间作为室内区域的拓展,几张桌子、几把椅子沿街一放,自然吸引了不少行人的驻足停留。其中,路边广场中特殊且最具活力的就是每个交叉路口的转角广场,由于每个街区的尺度均为113米长宽的方形,并在街区每处转角处做斜边长等于街道宽度(20米)的切角处理,因而街区都呈八边形。这不仅为转弯的车辆留出更多的余地和视野,也使街区增加了更多沿街立面,为城市居民创造了可供其利用的转角城市空间:可以是地铁出入口、自行车停取车点、街角餐厅、邮筒,由此居民能在Tapas时间享受均等、优质的便利服务。
巴塞罗那街区设计,转角广场丰富了街道空间生活.
大马路的人行体验
巴塞罗那是可以用双脚丈量的。我们在逗留的4天中,每天走2万步,竟也不觉累,这真要感谢它与其他城市很不一样的道路设计:巴塞罗那的许多大马路是中间规划人行道、两侧设置机动车道的。
比如著名的兰布拉大街,这条全长约1.8公里,以“流浪者大街”著称的悬铃木林荫道,连接了加泰罗尼亚广场和哥伦布纪念碑。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改造,兰布拉大街毫不吝惜地将道路中央约12米宽的公共空间留给了市民和游客,供其步行使用。人们漫步其中,各类露天酒吧、餐馆、花店依次排开,而街头艺术家更是比比皆是,很纯粹,不问前方,只看脚下。
在中央步行道两侧,只留了窄窄的单向行驶的机动车道,车辆不得不放慢车速,向这种回归公共交往空间的道路设计妥协。
之所以允许汽车通行,未采用完全的步行街形式,也是考虑了其长度较通常步行街长,加之所处的城市中心地带,人流集散量较大等。而且机动车以公共交通为主,并与沿街的地铁出入口有良好的衔接,即使你在兰布拉大街上走累了打算结束“流浪”,也能迅速便捷地撤离。
流浪者大街——兰布拉大街的人行体验。
豪车也只能在位于道路一侧的机动车道上缓步前行。
同样在诸如格兰瓦大街(Gran Via)的区域主要道路设计上,也为行人和非机动车留了大量公共活动空间,并通过与机动车道绿化带的隔离和座椅的设置,使其不受机动车干扰,并提高了安全性与舒适性。与“以车为本”的道路设计不同,这种“以人为本”的道路改造方法很好地延续了塞尔达规划思想中保护传统人性化城市肌理的理念,增加的街道空间与沿街的开放空间交织,营造了尺度适宜、空间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
连接圣十字圣保罗医院与圣家族大教堂的步行大马路,两侧为机动车道。
随取随用的Bicing生活
巴塞罗那人不仅热爱步行,也热衷于骑车,所以才有了Bicing这个公共自行车项目。自行车车身红白相间,非常易于辨识。走在街头,经常能看到Bicing停放点或骑着Bicing车经过的人的身影,他们俨然成了一道风景。与欧洲大部分公共自行车租赁模式一样,Bicing也采取了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由清晰频道传媒公司(ClearChannel)负责运营,市政府每年给运营商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项目的运营和维护,而政府用于这项事业的资金则源于一个被称为“绿色区域”的停车管理系统所收取的费用。
街边随处可见的Bicing停放点,配备刷卡机并附有周边停车点地图。
Bicing是面向市民的公共自行车租赁。市民以会员的方式申请加入该项目,每年会费为30欧元,申请成功后,会得到一张电子标签卡,凭卡在任意一个自行车停放点刷卡取车,30分钟内归还免费,自行车可以归还到任何一个Bicing停放点,但如果超出半小时,则会依据超出时间被收取至少0.3欧元。这种收费方法看似严苛,但却满足了绝大多数市民的出行需求,因为Bicing的目的是鼓励市民短途出行使用自行车。统计显示,95%的情况下,自行车都在半小时内被归还。这也确保了有限的自行车得到最高效使用。每辆自行车每天平均被使用10次,在夏季或城市中心地段,每天使用次数多达20次以上。
很多街道都为骑车者提供了安全、舒适的骑行空间。
目前Bicing停放点覆盖了城市的大部分地区,拥有超过400个停放点和6000辆自行车,注册用户超过18万人,而随着手机终端普及,使用者还可以通过下载名为“Bicing”的App,获取周边各个停车点的位置、容量和现有可用车辆数。和自己拥有一辆自行车相比,bicing的好处是更像你在城市各个角落拥有几百辆自行车!
“Bicing”app可获取周边停车点的位置、容量和现有可用自行车数量等信息。在圣卡特琳娜市场享受大餐
了解西班牙历史的人都知道,经历了佛朗哥(Franco)的军事独裁时代,包括巴塞罗那在内的许多城市原有的产业和街区都衰败了,贫困与犯罪率不断增加。1979年西班牙恢复民主、1986年成功拿到第25届奥运会主办权以及陆续几届国际大型展会的举办,使巴塞罗那走上了长达20多年的城市复兴之路,而当地政府始终把努力改善居民生活、恢复社区公共空间活力放在首位,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圣卡特琳娜市场的改造。
在西班牙很多城市,市场绝不等同于国内的菜场,因为你在那里不仅能买到生鲜食品,更能感受到味觉与视觉的双重感官刺激。现切的火腿、现酿的桑格利亚(sangría——一种西班牙汽酒)、现做的海鲜和美女帅哥永远不缺,每一个档口都是一家餐馆。巴塞罗那的圣卡特琳娜市场,可以称得上是西班牙最具有艺术感的市场。我们在工作日下午两点的光景抵达,仍是人头攒动、络绎不绝。
圣卡特琳娜市场始建于1848年,随着时间推移,周边社区逐渐沦为巴塞罗那最贫穷的地区之一。所以,对该市场的改造变成了巴塞罗那老城区更新改造的关键部分。
究竟如何改造?圣卡特琳娜市场改造后,用每年近400万人次的人流量很好地诠释了拆迁不是解决城市更新问题的唯一途径,相反,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居民不断地使用,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原有居民的生活方式才能得以延续。因此,在处理城市更新问题上,相比拆迁那种绝对的方式,用新建筑覆盖原有建筑,新旧融合,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圣卡特琳娜市场色彩缤纷的屋顶下是居民原有生活方式的延续与社区活力的重现。
相信无论谁都会对市场的屋顶设计印象深刻:色彩缤纷的马赛克以波浪形状覆盖木质结构,支撑着整个市场。这一设计的重要目的,便是在市场原有结构和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缤纷的屋顶造型设计,改善整个街区的压抑氛围。在圣卡特琳娜市场内部,商铺供应各类新鲜蔬果、鱼肉、海鲜、干货,人们还能品尝到世界美食,市场通过与餐饮集团Grupo Tragaluz合作,引入其集团下属的设计餐馆“Cuines SantaCaterina”,供应亚洲、地中海、意大利和素食四种菜品,其餐厅设计与美食都绝对匹配圣卡特琳娜市场的艺术气息。
正是巴塞罗那人闲适的生活方式给了设计师不断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的灵感与冲动,而充满魅力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又反过来为这种生活方式的延续提供了空间载体。
城市规划师在与城市“打交道”时,应首先倾听当地人的声音,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核心价值,将其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并始终保持同步。正是这些当地人的声音,真正决定了城市未来的选择和发展方向。这绝不是在规划文本上纸上谈兵,或生搬硬套他山之石就能做到的,要去亲自体验生活,发现城市中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