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南京停车设施规划修编,着力破解停车难问题
分类
(编号:88)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Q0ODY5OQ==&mid=2650045223&idx=1&sn=aab6ee2ed6d6afa3cd973726a68cfd6f&chksm=87424a73b035c365f24ea1131bc0da389f56b11689c78b066b882869709f7cb3fb9752edee02&scene=27#wechat_redirect
作者
南京规划
时间
2018-07-31 19:33:03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利用城市边角用地建设立体停车,满足既有基本停车需求,编制路内停车建设指引,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场, 为进一步化解南京市域停车难题,南京市规划局牵头组织对《南京市停车设施规划(2012)》进行修编。日前,该规划修编获得市政府批复通过。根据最新规划成果,至2020年,我市市域范围内规划建设89处停车场;至2030年,规划建设704处停车场。 规划范围:南京市市域 重点规划范围:中心城区包括主城区、江北新区、仙林副城、东山副城,及其周边城市连绵区,如江心洲、板桥新城、麒麟科创园等。 规划期:2017-2030年 市域规划范围图 规划原则: 适度分散布局,规模适中 现状矛盾集中地区布局考虑缓解基本车位不足 加强与相关控规衔接和反馈,保障用地的可落实性 因地制宜确定建设形式,节约空间利用,优先考虑小地块和地下空间的利用 至2020年,规划建设89处停车场。其中: 鼓楼区9处停车场;秦淮区13处停车场;建邺区7处停车场;栖霞区4处停车场;玄武区6处停车场;雨花台区8处停车场;东山副城10处停车场;仙林副城13处停车场;江北新区15处停车场;麒麟科创园4处停车场。 规划将充分挖掘潜力,有选择的满足老旧小区夜间停车需求;考虑市场化条件,适度满足热点地区的出行停车需求;结合地铁及周边用地开发时序,考虑外围地铁站点周边P+R(Park停车 & Ride换乘)停车需求。 至2030年,规划建设704处停车场。其中: 独立占地型停车场326处;结合市政设施复合利用停车场37处;结合绿地建设停车场240处;配建增加停车场101处。 城市路外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布局图 路外公共停车规划方案 老城区 老城区范围内,朝天宫、新街口、常府街、中央门街道等老旧小区周边的基本车位供应水平将得到提高,规划79处停车场。 独立占地停车场以立体形式为主,其他类型停车场以地下形式为主。 鼓楼区 独立占地停车场以立体形式为主,其他类型停车场以地下形式为主;提高中央门街道、中山北路沿线等供需紧张地区的泊位供应水平。出行停车的路内停车比例由现状的34.6%下降至20%左右。 秦淮区 充分利用独立占地停车场,以立体形式为主,提高泊位数量;结合市政设施、绿地等提高朝天宫、新街口、常府街周边老旧小区基本停车供应水平;预控大校场地块停车设施场地;利用街旁绿地提高停车覆盖范围。出行停车的路内停车比例由现状的29%下降至16-19%。 建邺区 以结合绿地、操场和配建增加停车场为主;提高南湖街道等供需紧张地区的泊位供应水平;优化奥南和奥中地区的泊位供应分布水平。出行停车的路内停车比例由现状的21%下降至13-16%。 玄武区 整体路外公共停车场以结合绿地、操场、项目开发的立体形式为主;玄武湖西南-新街口片区结合绿地建设;在北部锁金-红山片区结合地块改造规划布局公共停车设施。出行停车的路内停车比例由现状的25%下降至14-17%。 雨花台区 整体路外公共停车场以独立占地的立体停车场为主;雨花新村周边老小区,停车历史欠账较多,利用空地和既有地面停车场改造为立体停车场,增加泊位供给;新建地区以规划预控为主。出行停车的路内停车比例由现状的18%下降至10-12%。 栖霞区 独立占地停车场以地面形式为主,多分布在滨江和幕府山景区沿线;结合绿地停车场以地下形式为主,多分布在需求较大的社区商业中心;提高迈皋桥周边等供需紧张地区的泊位供应水平。出行停车的路内停车比例由现状的26%下降至12-15%。 仙林副城 布局以独立占地停车场为主,局部地区结合绿地建设;主要强化尧化门、灵山、栖霞山风景区周边等现状停车较薄弱地区。出行停车的路内停车比例由现状的26%下降至6-7%。 江宁区 东山老城区主要结合绿地建设地下立体停车场;开发区等新建地区以规划预控为主;增加泊位部分以利用绿地公园以及改造项目的地面、地下空间。出行停车的路内停车比例由现状的20%下降至7-9%。 浦口、桥林片区 整体路外公共停车场以地面形式为主;结合控规调整,优化停车供应分布,完善桥林公共停车设施供给;增加泊位主要分布在商住、商办、学校等停车需求较大的用地周边。出行停车的路内停车比例由现状的29%下降至8-10%。 高新六合 控规预留独立场站较多,主要采用地面停车场,适当控制规模;结合绿地等在六合中心区商业周边布设停车场,提高停车覆盖范围;结合轨道3、14、S8号线、布设外围换乘停车场。出行停车的路内停车比例由现状的29%下降至8-10%。 麒麟科创园 整合栖霞在编控规,同时与麒麟科创园中心地区、东片区在编控规停车布点相互反馈;独立占地停车场采用地面形式,结合绿地停车场以地下形式为主,建议适当减小规模,扩大服务范围。出行停车的路内停车比例由现状的87%下降至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