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解决“城市病”关键是要合理降低一线城市优势
分类
(编号:4)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3-12-19 13:17:08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12月18日电下午,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鹏做客人民网,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亮点解读”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易鹏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指出,北上广尽管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但还是会聚集更多的人。他认为,要想解决这个“城市病”,最关键一点是要培育一批强而大的城市群,缩小他们同北上广的差距,以此来降低一线城市的优势。反过来,如果管理得好,三千万人口的北京和上海,也照样可以做到宜居、雅居。 易鹏谈到,北上广尽管聚集着很多人,但是还会聚集更多的人。因为现阶段中国人首先考虑的要务是收入和机会,考虑的不是雾霾和拥堵。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之所以聚集这么多人,因为它确实比别的城市能够给普通人带来更多的收入和更多的机会,还有更好的公共服务。出现这个局面的原因是在于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主导、行政级别主导城市发展格局,导致把很多鸡蛋都往一些特大城市尤其一线城市装。使得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直接推动了大量的人口、产业、资本、资金向特大城市、一线城市聚集。比如说北京,2012年底,它的存款额8.3万亿,贷款额4.3万亿,而人口和面积要远远大于北京的一些省份,它的存款额也就2万亿,贷款额1万多亿。 易鹏认为,要想破除这个困局,关键一点是要降低一线城市的优势。我们不能为了降低一线城市的优势,人为地把一线城市的优势打低,比如把一线城市的医院、学校都搬走到别的城市,因为这种动存量的改革,叫伤筋动骨。而是要做增量,利用这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以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方式,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培育一些城市群并做强做大,使得他们和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城市的差距能够缩小。比如说像武汉、西安、郑州、长沙、成都、重庆、沈阳、大连,这些城市有潜力,追追赶赶可以拉小和北京、上海、广州的距离,如果这个距离越拉越小,这些地方就有更多承载力。 易鹏同时指出,客观讲在短时间之内,这些城市能够追上北上广的难度比较大,估计北京的人口继续往上走的可能性比较大,未来突破三千万是大概率。但是,对于三千万怎么来看,事实上我们现在北京2069万人,上海是2300万人,但是一个大东京3500万人,东京一个核心区一千多平方公里,聚集了1300万人;香港整个面积才二千多平方公里,但是有很多岛不能用,真正建设面积是几百平方公里,香港拥堵吗?不拥堵,香港有这么严重的空气污染吗?没有。也就是说,人口聚集多,不是造成大城市病的主要原因。关键在于我们城市的管理、规划、功能分区和低碳、绿色、节能技术的使用。也就是说提高我们城市管理、规划、运行能力,是有利于提高一线城市的承载力的。 文章来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