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以宜居著称,安全且便利的生活环境、气候适宜、政治环境稳定、有好的学校以及在某种程度上是国际资本的避风港等条件,使其成为很多人渴望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但随着房价的上升,温哥华的住房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今温哥华的住宅价格已经可以和旧金山相媲美,但温哥华居民的平均收入不高,也就是说,居住成本越来越高,但居民收入水平增长有限,甚至中等收入的人也因住房价格的过快上涨而有住房问题。此外,过高的房价也导致了城市里的有产者和无产者的分裂。住房的持有成本较低、住房空置率较低、房屋租金较高等问题也同时存在。此外,温哥华从诞生之日起,就有非常严重房地产投机行为,这进一步导致了房价的暴涨暴跌。

图2 世界部分国家公共住房占所有住房比重
与住房价格偏高形成对比的是,温哥华公共住房紧缺。图2是世界主要国家公共住房占所有住房的比例,加拿大只占4.4%,目前排名世界倒数第二,而欧洲很多国家已达到20%多。由此可见,温哥华的可负担住房情况不容乐观。

图3 1990-2017年大温地区历年住房建设情况(黑色为市场住房,灰色为市场租赁房,白色为公租房等形式的社会住房)
大温地区每年的住宅供应约为15000套,大部分是商品房,图3中灰色部分是租赁房,白色为非市场租赁房屋(即公租房等社会住房),比重非常少。此外,1986年大温地区独立住宅的比重高达51%,但到2016年,独立住宅的比重仅为29%,排屋占29%,公寓占比达到42%。独立住宅占比明显下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温哥华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可负担住房,但由于市政府的能力有限,需要省级政府的财政支持。目前,温哥华市政府与BC省政府住房管理部门以及一些NGO合作,通过提供土地、资金等手段,试图解决可负担住房问题。市政府主要负责协助和协调各方利益团体,制定鼓励建设可负担住房的政策。除政策制定之外,温哥华也会通过一些大的市政项目缓解市民居住压力,如1970-1980年南福溪项目就是由省、市政府和开发商共同协商建设的。

图4 福溪北岸地区(North False Creek)区位

图5 福溪东南岸地区(Southeast False Creek)开发规划图

图6 福溪东南岸地区现状住房情况

图7 福溪东南岸地区可支付住房(图中浅绿色墙面多层建筑)和社会住房(灰色高层建筑)的布局情况
1986至今,私人开发商建设住房的模式大规模兴起,其中以北福溪(North FalseCreek)为代表。政府需要和开发商协商,要求开发商为城市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负担住房等。1900年至今,东南福溪地区(Southeast False Creek)项目的开发起初依靠私人开发商为主,后来开发商破产了,留给政府一个烂摊子。由此可见,可负担住房的建设必须要政府的有力介入,不能只依靠和开发商协商。2009年,Woodward’s的开发是非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温哥华政府机构和很多社区内部的居民积极参与了开发过程(包括西门飞沙大学的部分教学设施也实现了对社区开放)。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实现了Woodward’s地区的更新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