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老龄化、抢人大战、减量规划......这是今年关注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区域空间发展绕不过的“关键词”。一定程度上说,2018年进入了中国收缩城市的“元年”,城市化的另一面越来越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而这对未来的空间规划与城市管理都提出了新的命题。
由中国收缩城市研究网络发起的“第三届中国收缩城市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11月3日在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召开。本届会议将在2016年中山大学、2017年湖南大学前两年会议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国际收缩城市理论前沿和国内城市发展环境以及空间规划的变革现实,就“城市收缩,中国城市化的另一面”这一主题继续开展相关议题的深入讨论。
我们很荣幸邀请来自国内外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和企事业单位代表共聚首经贸,共同探讨我国城市的未来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收缩城市研究网络:
https://www.beijingcitylab.com/projects-1/15-shrinking-cities/
一、基本信息
二、会议议题
三、特邀嘉宾
崔功豪
中国城市规划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荣誉理事,曾任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
刘朝晖
博士,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城科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城市科学研究和相应的管理工作
王亚男
CSSCI期刊《城市发展研究》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副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河北省城镇化专家委员会成员。
方志
经济学博士,CSSCI期刊《人口与经济》编辑部主任,副编审。曾获“北京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优秀编辑”、“全国高等文科学报优秀编辑”等荣誉
魏小奋
CSSCI期刊《经济与管理研究》 编辑部主任
四、拟发言人概况
李诚固,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及长春市城市规划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东北城市地理研究工作,在全国较早开展“东北现象”与老工业基地衰退研究,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与治理研究,主要参加了东北振兴规划编制工作,在东北区域与城市研究上做了许多工作。
李桂君,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科研处处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转型与创新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央财经大学全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龙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特别研究员/博导,北京城市实验室(Beijing City Lab)创建人与执行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技术科学与城市空间量化研究。
李郇,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收缩城市研究网络(SCRNC)发起人,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曾卫,重庆大学、国家外专局外籍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执行主编、山地住宅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优秀教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上海世博会专家、曾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工程规划设计奖。
宋小青,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化、土地利用转型与都市圈发展”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课题3项,第一作者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13篇。
吴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研究。
姜鹏,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智慧城市和大数据所所长,中国城科会城市大数据专委会委员。长期关注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和大数据创新应用等领域。
李鹤,博士,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Journal of Asian Energy Studies》编委。
刘洁,博士,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灾害风险管理、城市系统抗灾力、城市系统抗灾易损性、交通系统应灾恢复力等。
李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信息中心拓展总监,智慧城市高级专家。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美丽中国专委员会委员,中原城乡发展促进会发起人。
戚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从事城市地理学与人口地理学研究。
张杨,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项目数据分析师,国土经济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3S应用及国土空间规划。
高舒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讲师,研究兴趣包括收缩城市的规划应对。
程艺,城市规划师,就职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研究与规划,特色小镇相关研究与规划,收缩城镇研究与规划等。
陈雨露,女,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现任职于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曾到德国包豪斯大学攻读城市规划双学位,并在此期间研究德国小城镇的收缩问题。
雷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龙瀛老师团队访问学生,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系,硕士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UCL)规划系城市更新专业(MSc. Urban Regeneration)。研究兴趣为城市量化分析,目前关注收缩城市问题及其规划应对。
焦林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硕士,主要关注中西部县域城乡空间,以精明收缩的视角探索村、镇、县的发展路径。
宋俊健,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空间计量在人口、经济等方面的实证分析。
孙青,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人文地理学,研究方向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作者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2篇。
五、报名及费用
(2)网上报名:扫描二维码,或点击以下链接,进行网上报名
https://www.wjx.top/jq/28525067.aspx
(2)邮件报名:请将附件二的会议回执发送wangmengru2008@163.com进行邮件报名
(3)会议费用(来回交通及住宿需自行解决)
六、会务组联系方式
王梦茹 13911024473
王 曼 18811527458
汪晓楠 15652016908
会议邮箱:wangmengru2008@163.com
地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本部(北京市丰台区花乡张家路口121 号)博纳楼507
七、交通指引
外地学者请先至会场签到,再前往住宿酒店;本地学者若驾车前来请从南门进入。
1、至会场路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丰台区张家路口121号)
(1)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博远楼
乘坐出租车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门,道路畅通约55分钟,人民币约150元;或乘坐地铁机场线,在三元桥站换乘10号线,到首经贸站下车,D口出,然后向西步行约250米即可到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门。从北门向南直行500米到达博远楼。
(2)北京西站——博远楼
乘坐出租车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门,道路畅通约21分钟,人民币约30元;
或乘坐地铁9号线,在六里桥站换乘10号线,到首经贸站下车,D口出,然后西步行约250米即可到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门。从北门向南直行500米到达博远楼。
(3)北京南站——博远楼
乘坐出租车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门,道路畅通约16分钟,人民币约25元;
或乘坐地铁4号线,在角门西站换乘10号线,到首经贸站下车,D口出,然后西步行约250米即可到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门。从北门向南直行500米到达博远楼。
(4)北京站——博远楼
乘坐出租车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门,道路畅通约30分钟,人民币约50元;
或乘坐地铁2号线,在宣武门站换乘4号线,在角门西站换乘10号线,到首经贸站下车,D口出,然后西步行约250米即可到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门。从北门向南直行500米到达博远楼。
2、推荐住宿(住宿自行解决)
(1)亚朵酒店(原楠树草堂酒店)
参考价格:标间500元(折后价),需电话(会务组:13911024473)报名统一预定,报名截止日期10月25日
联系电话:010-8368 9678
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南门始,向东步行约190米到达芳菲路,再向南步行约420米到达亚朵酒店。
(2)汉庭酒店(北京花乡桥店)
联系电话:010-63786968
参考价格:标间400元左右
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西门始,向南步行约440米右转进入康辛路,向西直行约500米处路南即为汉庭酒店。
(3)如家酒店(北京怡海花园东门店)
联系电话:010-63786568
标间:400元左右
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西门始,向南步行约440米右转进入康辛路,向西直行约550米处路南即为如家酒店。
附件一、支付宝/微信账号
微信:
支付宝:
附件二、回执表(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
附件三、首经贸大学平面示意图
附件四、北京市轨道交通图
知识成长星球
每日学习,共同进步
知识星球 + 果小匠微信助手 + 案例地图
APP 网站 小程序 同步访问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