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马路宽且少,就导致十字路口巨大,行人通行困难。红绿灯少但通过时间长,增大了通行难度。
有效的路少,但需要走路的人却不少。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官方公布的常驻人口为2197万。如果加上未列入统计在内的流动人口(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有很大概率就属于这一部分),根据整个城市生活用水量和手机卡发放数量等数据估算,整个北京的实际人口,大概在3500-4000万左右。
从数量上讲,人口数量当然多。但相同人口数量级的城市也并非没有。东京都市圈人口超过3700万,堵车情况虽然有,可绝没有我们如此夸张。
再看占地面积。整个东京城市圈占地8547平方公里,东京都内,占地面积2191平方公里。
而北京占地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但这个面积是北京整个行政区的大小,包括西北部山区和各个郊县。至于真正人口最多的城区面积,你猜有多少?
答案是,北京的五环内,仅仅只有667平方公里。
即便如此,北京城区内人口分布也极为不均,人口大量集中于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四区,人口密集的主城区面积其实非常有限,这造成了一个大城套小城的镶嵌格局。
而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又基本上是以北京为蓝本的——摊大饼式发展,不断建设偏远“新区”、“特色小镇”。但土地扩张并没有真正激活周边发展,中心城市外围地带的吸引力严重不足,反而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交通承载能力严重不足。
相比日韩欧美中心城市,中国大城市人口不够集中,但大城市中心地带的人口过于集中,没有形成大都市圈,以至于离开天安门五十公里就已经到了河北固安,四环之外就毫无省会城市观感。有效都市面积根本就没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