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学术动态(Planning Reviews)”栏目,推介国内外学术书籍和文献报告、关注国际研究动态和前沿热点、分享规划案例研究。本期“智能城镇化”专栏,向大家推介三则智能城市相关的最新资讯和研究文献。
(专栏编辑:孔翎聿)
智能城市相关知识和规划教育思想的共享助力智能城镇化
Intelligent City Knowledge and Planning Education Thoughts Sharing Assisted Intelligent Urbanization
来源: Intelligent City Knowledge Service Site. International knowledgecentre for engineer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IKCEST)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UNESCO [R], 2018, http://icity.ikcest.org/.[2018-7-5].
城市是人类的伟大创造,世界范围内的城镇化进程正快速推进,世界上超过半数的人们居住在城市,城镇化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的同时,我们的城市也面临着“不合、不和、不续”,即城市与外部自然环境不合一,城市内部各系统不和谐,历史与未来不永续三大问题,为城市建设工程领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以“大智移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技术、云技术”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IKCEST) 建立的“智城知识中心平台(ICKS) ”抓住了知识传递的本质,紧扣全球智能城市发展的热点,吸纳融合世界各地关于智能城市研究的前沿成果,汇聚规划规划教育的优质资源,协同创造智能城市知识共享的平台,向世界共享智能城市和规划教育相关的知识,同时也将成果向第三世界国家推广,带动此类国家发展。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下属平台,智能城市知识平台专注于智能城市建设领域。其远期建设目标是整合全球智能城市的数据资源,建立公共数据服务平台,联盟全球主要城市规划院校机构,推动规划教育知识的传播,打通城市建设中各工程领域的数据壁垒,为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工程科技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全球智能城市相关的基础数据、规划教育和案例参照等知识服务。
智能城市知识平台以全球城市数据库资源建设为基础。致力于建设世界顶尖的智能城市相关知识的数据资源库。数据库覆盖全球数百个城市的数据,包括城市环境、建设、经济、管理、社会、民生等多个维度,保证广度。整合联合国、权威统计机构的数据,保证数据库的准度;基于对于世界城市研究的多年积累,按照城市建设发展类型构造测评城市目录,保证数据库的全度;接入网络社交媒体的舆情分析数据,保证数据库的动度。数据持续更新,采用抓取网络舆情数据提高数据的精度。全球视角的城市间比较,统一格式,形成一套完整的标准化的数据库,据此可对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间进行比较。
为了传播智能城市的知识,让全球尤其是第三世界的民众能获得相关知识,此平台还开发了数个知识应用。其内容涵盖但不局限于城市实践案例、城市智商(CityIQ) 库、规划教育平台、规划教育学者网络与研究热点等,通过广泛的调研、数据动态的抓取整理、用户互动,形成完整的智能城市基础数据库,并着手建立数据与知识应用之间的联系,“城市数据——智能技术——应用实践”间联动的网络,互相补充和推广。为工程领域的学生、实践者以及爱好者提供智能城市建设相关的信息与资讯。
城市优秀实践案例库涵盖环境、智能城市、住房等城市建设的领域,内容是世界范围内各城市面对城市问题应对办法的总结。包含建设项目的概况,建设内容和建设后影响以及经验教训,注重面向第三世界国家建设特点的案例。
此平台远期将开发城市诊断。基于丰富的城市基础数据库,可以对城市进行问题诊断。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选取与目标人口面积相近的城市进行对比,对历史上的各个城市发展的轨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城市目前所处的情况以及对应的短板,并预计其未来要发展的道路,给出有益的提示。
此平台建立的目标,就是希望汇聚智能城市数据,集合多源思想,在规划教育的应用中,尤其注重将优秀的规划教育思想吸收,慢慢消除地理空间的阻碍。依托多源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和学术与技术成果,建立为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从业者、在校学生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相关从业人员与科研工作者提供系统学习智能城市知识的平台,致力于推广智能城市知识和规划教育思想。此平台还运用先进技术,研发语言翻译模块,逐渐打破语言障碍。语言一直是横亘在学习者面前的大问题,由于语言的障碍,导致学习者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取知识。由于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翻译领域的突破,使机器翻译的精确度越来越高,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机器将可以取代人工翻译。计划研发语言翻译模块,嵌入到规划教育视频中,初步实现文字的中英双语转换,依托人工智能翻译的技术,逐步消除语言的壁垒,使学习者可以无障碍地接触各个语言的教育资源。
(供稿: 李翔)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联系@vip.126.com
识别二维码 订阅本刊2018年电子阅读版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官方网站:http://www..org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Email: @vip.126.com电话:021-65983507传真:021-65975019微信号: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官方网站:http://www..org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vip.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