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最著名的现代教育机构中有许多起源于京桥南部。最早的海军学院就在筑地的外国人居留地附近。今日的一桥大学,前身是森有礼创立于1875年的商法讲习所。森有礼是明治时代最有名的文部大臣,他在1889年明治宪法生效的当日因为推行西化而遇刺。福泽谕吉为商法讲习所起草了具有先见意义的建校主旨声明,表示未来各国实力的较量就是经济实力的比拼,要想在其中克敌制胜,首先必须了解商业规则。他的弟子们深得其真传。商法讲习所作为森有礼私人开办的学校,最早位于非常简朴的街区,在一家海产品店的二楼,1876年迁往银座主街区东面的木挽町。后来其被东京市政府接管,1885年又转由文部省管辖并迁往神田。
立教大学或者说圣保罗大学的前身是在筑地的外国人居留地的中学和女子学校,其到明治时代结束时仍离银座不远。另一所教会学校青山学院也发源于明治早期的外国人居留地,但到明治时代结束时已经迁往东京西南郊的青山。
就教育事业而言,银座在文明开化的最前沿位置上并没有待太久。外国人居留地作为一个实体到明治时代结束时已经从法律上消失,虽然外国人直到大地震发生时依然继续在那里生活、教书、传教。教会学校也正在向别处迁移,最终会全部迁走,只留下海军学院作为唯一的一处高等教育场所。
在现代文化事业的另一个领域里,银座很快取得了卓越的地位,并在某种程度上一直保持到现在。尽管银座的炼瓦街在总体上不受欢迎,但它还是早早赢得了记者们的喜爱。报纸是近代才出现的一种新事物,虽然江户时代的瓦版与今天的新闻报纸多少有点类似,但后者果然还是新时代的产物。日本最早的日报于1870年创刊于横滨,1879年迁往银座。它最初叫作《横滨每日新闻》,后来几经易名,于1906年定名为《东京每日新闻》。不过我们不要把它与今天影响力巨大的《每日新闻》混淆,因为后者在明治时期不叫这个名字。在这点上,《朝日新闻》也是同样,它最初诞生于大阪,日后才迁至东京。
银座最早的报纸大约是一位名叫J.R.布莱克(J.R.Black)的英国人在筑地的外国人居留地创立的,其办公地点约在后来的服部钟楼这里。他多多少少受到了明治政府的暗算,因为政府希望清除外国人办的日语报纸。政府向他提供了一份在政府机关任职的工作,他接受了。一旦确认他与新闻界断了联系,政府就解骋了他。在明治晚期,有一个英国演员在东京的寄席上掀起了一股风潮,人气暴棚,他正是J.R.布莱克的儿子。不过这股风潮没能持续下去,他在大地震后不久便悄无声息地去世了。
明治时代中期,银座有30多家报社。而大阪的企业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迁入银座,通过大胆强硬的经营方式排挤小社,减少竞争对手的。现今三大报社中有两家来自大阪。明治末年时,虽然银座的报社数量已有所减少,但三大报社的总部仍然都在银座。之后它们陆续搬离,其中唯一的一家东京本地报社——《读卖新闻》社在银座待的时间最长,现在也搬走了。如今大量地方性的报纸仍然在银座设有办事处,但明治中后期才是银座新闻业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