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推进棚户区改造
10月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棚改工作,进一步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会议指出,棚改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今年1至9月全国棚改已开工534万套、占全年任务的92%以上。会议要求,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新的三年棚改计划,督促各地加快开工进度,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保证分配公平,确保按时完成全年棚改任务。严格把好棚改范围和标准,坚持将老城区内脏乱差的棚户区和国有工矿区、林区、垦区棚户区作为改造重点。因地制宜调整完善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商品住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市县要尽快取消货币化安置优惠政策。各地要严格评估财政承受能力,科学确定2019年度棚改任务。保持中央财政资金补助水平不降低,有序加大地方政府棚改专项债券发行力度。对新开工棚改项目抓紧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政策,严禁借棚改之名盲目举债和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对棚改建设用地在新增用地计划中予以保障,通过拆旧建新、改扩建、翻建等多种方式,让更多住房困难群众早日住进新居。
02.
推进运输结构调整
10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货物运输结构明显优化,铁路、水路承担的大宗货物运输量显著提高,港口铁路集疏运量和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大幅增长,重点区域运输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打造成为全国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区。与2017年相比,全国铁路货运量增加11亿吨、增长30%,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增长40%、长三角地区增长10%、汾渭平原增长25%;全国水路货运量增加5亿吨、增长7.5%;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减少4.4亿吨。全国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20%,重点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计划实施的重点区域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计划涉及铁路、水运、公路、多式联运、城市绿色配送、信息资源整合等方面。计划还明确各地要加大力度在用地用海方面支持铁路线、物流园区、码头及配套设施建设。
03.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
10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确定了坚持党对文物工作的领导、坚持依法保护利用、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五项基本原则。意见确定了改革目标,到2025年,紧紧围绕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文物依法保护水平显著提升,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体系基本形成,文物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文物机构队伍更加优化,文物领域社会参与活力不断焕发,文物工作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步实现。意见包含16项具体改革任务,涉及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完善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开展国家文物督察试点,建立文物安全长效机制、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机制等六项机制建设。
04.
城市既有建筑利用与更新
9月28日,住建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既有建筑保留利用和更新改造工作的通知》。通知主要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建成的具有时代特征和艺术价值的既有建筑,以各类公共建筑为代表。通知反对各地一些拆除不同时期既有建筑、割裂城市历史文脉的做法,评价为“切断了居民乡愁记忆”。通知提出,各地要充分认识既有建筑的历史、文化、技术和艺术价值,坚持充分利用、功能更新原则,要避免片面为了土地价值“一拆了之”,要坚持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理念,延续文脉、留住乡愁。通知指出,各地要做好城市既有建筑基本状况调查,对其价值和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建立台账;要制定引导和规范既有建筑保留和利用的政策,在维护、安全管理等方面建立制度;加强既有建筑的更新改造管理,实施恰当的更新和改造,支持拓展地下空间、加装电梯、优化建筑结构等措施;建立既有建筑的拆除管理制度,不得随意拆除,要对拟拆除的既有建筑严格履行报批程序。
一句话新闻
◇ 10月15日起,央行将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置换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
◇ 江苏省住建厅牵头编制的《环太湖地区绿色生态空间规划》获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2018年度“规划卓越奖”。
◇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我国已开放77个国际公路口岸,其中73个已开展国际道路运输业务,年货运量在百万吨以上的口岸达7个。
◇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2017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472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比上年提高0.06个百分点。
/淘宝/
保存二维码到相册
打开淘宝
/ App Store /
内容合作联络 cgcuiguo@urbanchina.com.cn
如果您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意见,或者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想要吐槽,欢迎留言或在后台回复,我们会定期反馈并集结成文字。也欢迎来稿分享你的思考: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微信公众号 |
豆瓣 | site.douban.com/urbanchina/
微博 | @城市中国
官网 | www.urbanchina.com.cn/
电话 | 021-65982080(8027)
邮箱 | 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