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2018~2023 年)
分类
(编号:1208)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8-10-10 11:10:39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h]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批复[/h] [s]发改基础〔2018〕1148号[/s]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你委关于《上报〈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2)〉的请示》(苏发改设施发〔2016〕667号)、《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相关问题补充说明的报告》(苏府〔2017〕63号)等文件收悉。经研究并商住房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 一、为提升苏南地区一体化发展水平,支撑苏州市域城镇体系快速发展和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同意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建设6号线、7号线、8号线、S1线等4个项目,规划期为2018~2023年。 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现代、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原则,统筹城市开发进程、建设条件及财力情况,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三、深入做好项目建设方案论证。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应避开文物本体,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建设的项目,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文物保护。进一步研究有关项目穿越高速铁路的建设方案,加强铁路路基、桥梁防护,尽可能减小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四、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与综合交通系统的衔接。统筹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的规划布局,着力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网络。优化交通枢纽的换乘设计,做好车站周边的城市道路交通衔接,提升旅客出行的安全性、便捷性。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综合立体开发,发挥土地增值效益,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五、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规划和权限审批(核准)项目,基本建设方案不得随意变更。审批(核准)前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评估,建立公示和信息公开制度,深入做好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工作。项目批复文件抄送我委,并按要求及时报送项目建设进展等情况。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规范招标投标行为。 六、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按规划批复要求落实地方财政出资,并分年度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支出计划,具备条件后方可启动项目建设。建立持续稳定的建设资金保障机制,项目筹资模式、资金来源不得随意调整,严禁以债务性资金代替财政资金,严格落实融资资金偿还来源,严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或以PPP等名义违规变相举债。我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对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等。 七、切实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和运营安全。高标准做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强化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严把材料质量关,加强项目建设的全程管理和监督。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前期工作中,充分考虑运营安全和服务需求,强化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人员、设施配置,在运营阶段,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要加强运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人才队伍培养和储备。 八、请你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建设过程中监督检查,并依据相关规定做好项目后评价和竣工验收等有关工作,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处置,遇有重大问题及时向我委报告。 [h]附件[/h] [s]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2018~2023 年)[/s] [s]一、线网规划[/s] 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由 15 条线路组成,总长 768 公 里,其中市域线 6 条 377 公里,市区线 9 条 391 公里,其中,2020 年线网由 9 条线路组成,总长 359 公里。 [s]二、建设规划[/s] (一)建设方案 建设 6 号线、7 号线、8 号线和 S1 线等 4 个项目,总长度 137.4 公里。项目建成后,苏州市将形成 353.4 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6 号线工程自苏州新区站至桑田岛站,线路长 34.2 公里,设站 28 座,投资 237.4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7 号线工程自相城大道北站至红庄站,线路长 27 公里,设站 23 座,投资 185.6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4 年。 8 号线工程自华山路站至车坊站,线路长 35.2 公里,设站 26 座,投资 236.6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S1 线工程自夷亭路站至花桥站,线路长 41.0 公里,设站 27 座,投资 273.7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深入研究 S1 线与上海市 2 轨道交通 11 号线北段工程延伸段(安亭站至花桥站)贯通运营方 案,结合工程实际,进一步优化车站建设和换乘方案,预留远期贯 通运营条件,具体方案由江苏省商上海市确定。 (二)主要技术标准 6、7、8 号线原则采用 B 型车 6 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 80 公 里。S1 线原则采用 A 型车,4 辆、6 辆编组混合运营,最高运行时 速 100 公里,在规划实施阶段进一步优化车辆选型等主要技术标准 和运营组织方案。 (三)资金安排 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约 933.2 亿元,其中:资本金占 40%,计 373.3 亿元,其中 6、7、8 号线由苏州市政府财政承担,S1 线由昆 山市、苏州工业园区财政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采用银行贷款等 多元化融资模式解决。 (四)实施保障 近期建设项目由苏州市政府组织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并安排专 项资金用于保证建设和保障正常运营,结合城市开发进程,把握节 奏、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苏州市轨道交通集 团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业主,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穿越高铁、文物保护范围 的项目选线和站点选址方案,严格落实穿越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区 等环境敏感点的环境保护措施,深化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与化解机 制,加强施工与运营安全管理。专项规划设计车站周边土地利用和 3 交通接驳,重点研究多线换乘节点方案。优化车辆基地布局,控制 好建设用地,做好资源共享。高度重视网络化运营人才培训和储备, 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做好资源开发和经营工作,保障城市 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附: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 年)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