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自景观设计学(ID:lafrontiers),欢迎关注!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国有工厂一般由数字命名。在北京,798工厂及其周边地区曾经是军工厂房。如今,这里已成为继故宫和长城后北京第三大最受欢迎的打卡胜地,每年吸引超过300万国内外访客。
? Sasaki
而在14年前,该地区虽已成为一些处于萌芽发展状态艺术家们的聚集之所,却同时面临着以发展为名的拆迁命运。政府认为,在北京这一寸土寸金的都市中,这些有50多年历史的东德设计风格的低密度的工厂建筑是对空间的一种浪费。北京政府纵然承认这些建筑的历史意义,却无视其蕴含的中世纪工业主义的重要性,仍决定将整个区域拆除。
Dennis Piepra
城市规划师
Sasaki董事
那些混凝土建筑是世界级的。那些材质散发出的原始质朴感,变化的光影,开放的空间、梁柱和可以灵活使用的空间,还有那些极具工业美感的起重机、铁轨、设施、机械……这些非常有趣的元素就这样静卧在场地之中。
(摘录自Sasaki设计团队采访内容,下同 ? Sasaki)
这样的决定引起大众的反对声浪,多家文化机构也出面表达立场。2006年,场地使用权所有者七星集团(一个由政府牵头、负责管理退休工厂工人养老基金的财团)和世界上拥有最多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家之一的比利时慈善家Guy Ullens通力合作,委托Sasaki为这个区域打造愿景规划。
? CRIENGLISH.com
Guy Ullens,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的创办人。Ullens爵士及夫人Myriam Ullens均为艺术品收藏家。UCCA与中国本土及国际范围内的知名和新锐艺术家进行了广泛合作,通过举办学术性的展览和公共项目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致力于持续性地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促进国际交流。
Sasaki的愿景规划方案试图另辟蹊径,致力把798改造为领先全球的典范艺术项目。项目重点不在于单纯的旧建筑保护,而是提倡“活化再利用”(adaptive reuse)概念,聚焦于建构区域的身份特征而非物质空间。
Isabel Zempel
景观设计师
当时,我和另外一位设计团队成员Michael Grove为这些建筑绘制地图,我们决定先分头画出各自的构想,结果发现我们彼此的想法不谋而合。那个瞬间太美妙了!因为这种事情不常发生,而那概念是那么清晰。
Michael Grove
当提出798愿景规划时,我们刻意仅提供原则性的指引,而不去限制其潜力,我们不详述每栋建筑或者功能用途,而是让园区可以自然地、妙趣横生地发展。
为了确保为798艺术区带来持续流动的发展、建立一个能真正推动北京艺术界的社群,该愿景规划提出了四大原则:
1. 强调艺术的地位是区域发展的主轴
2. 保留工业时代建筑及景观之美
3. 改善区域交通布局,提高知名度
4. 鼓励发展多元化的配套和艺术相关用途
随着北京政府在2006年正式承认798艺术区的地位,项目的成功有目共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一度被废弃的工厂建筑已变身做新型博物馆、画廊等艺术机构,以及餐厅和咖啡馆,俨然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与创意汇集之地。
整个规划的设计思想就是所有创意产业将被吸引至此,连结共生,相互渗透。
我想798在中国有着尤为重大的影响力,它实现了现有资源的重新利用。798很适合艺术家在此创作和展览,而这些独特而美妙的建筑早就静候着重生的时机。
从昔日的军工厂到如今创造艺术、激发想法,我想798创造了一个促使人们团结合作、开启对话(而非带来破坏)的美妙故事。对我来说,这就是一种设计的成功。
2006年12月,798艺术区的愿景规划完成。
今年4月,美国规划协会(APA)将代表其最高荣誉的皮埃尔·朗方国际规划卓越奖(Pierre L’Enfant Award)授予了这个始于十几年前的愿景规划项目。2018年AIA评委会主席Shedrick Coleman评价道:“北京798艺术区愿景规划很好地保留了场所感,这种独特的氛围吸引着当地居民和游客前来;此外,其不仅平衡了多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还激发场地可以在讲述其历史的同时不断演化。”
是的,时间会说话。
2013年8月,该愿景规划团队成员之一Michael Grove先生在接受《景观设计学》“外国设计师在中国”主题采访之时曾表示,他们在中国遇到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成功地为那些已经获得政府批准的项目或决议赋予新的想法。
“作为规划师和设计师,当我们看到那些(还没有开始动工兴建)纸面方案出现严重错误,或错失了某些机遇,却被告知这些问题因为政治原因而无法修改时,感到十分痛心。身为专业设计人士,我们认为我们的建议能够帮助客户获得更佳的解决方案。但是在中国,很多设计决策由高层把控,全然不顾场地的实际情况。例如,一条规划好的公路可能会对当地地形产生重大影响,或使脆弱的环境状况更加恶化。尽管我们时常能够与规划部门沟通,但有时候我们的想法未能激发相关部门的足够共鸣,以至于无法改变那些已预先决定了的政治决策。”[1]
此外,他指出中国的项目与世界其他地区的项目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缺乏公共参与及社区互动性。
“通常来讲,在美国及很多其他地区,社区参与是项目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会定期举行会议,向当地居民和其他利益相关群体通报项目进展,并希望他们能够提出一些有助于改进设计的反馈意见。虽然很多设计师认为这是局限理念、拖延进度的‘多余环节’,但我们相信社区居民——作为项目的最终使用者将从项目中获益,而来自居民的宝贵意见也有助于项目获得成功。”[1]
在《景观设计学》2018年第4期“设计生态学与韧性城市”主题专刊中,Sasaki设计团队还会与我们分享他们在韧性城市设计与建设方面的经验,预计8月末出版,敬请关注!
REFERENCE
[1] Grove, M. (2013). Designing a Better Worl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1(5),106-111.
编辑 | 田乐
↓ 798艺术区设计团队采访完整版视频 ↓
音源: Pounded Piano" courtesy of Podington Bear, under the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3.0 Unported (CC BY-NC 3.0) License. freemusicarchive.org/music/Podington_Bear/
↓ 感谢Sasaki提供文本及影像资料 ↓
来源:景观设计学
新媒体编辑:肖莉
审读:刘芳
声明:本文来源:授权转自景观设计学(ID:lafrontier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规划师》杂志社微信公众订阅号(ID:)为非盈利新媒体平台,所有转发的非原创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新媒体渠道,如果所转发图文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
《规划师》杂志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打开链接
【2018年3期总览】本期主题:新型智库建设与规划设计院转型
【规划师论坛5】共享理念下自贸区空间发展的规划策略 —— 以川南泸州自贸区为例
【规划师论坛4】共享经济与共享住房 —— 从居住空间看城市空间的转变
【规划师论坛3】共享经济下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行动框架
【规划师论坛2】共享经济驱动的共享城市规划策略
【规划师论坛1】新时期共享经济的特征内涵、空间规则 与规划策略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