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海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本次规划于2013启动,由我院城市开发规划分院和梧州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设计完成。项目主持王骏、张照。
苍海新区的规划与建设是梧州大都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此次规划面积约18.8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心五组团,四轴多节点”的总体布局结构,重点打造休闲娱乐、商业服务和生活居住功能为主的核心区。
规划于2017年完成。获得2017年度广西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二等奖。
1
规划背景
苍海片区位于原苍梧县城区南侧,距梧州市中心区和红岭新区仅一江之隔。规划范围东起东部山体山脊线,西止工业大道,南起古凤南四路,北至浔江一路,总用地面积1882.47hm2。
1.1 从城市边缘到新区中心
苍海片区原属于梧州市的城市边缘区, 随着龙圩区四镇纳入梧州市区,梧州的城市空间往西江南岸拓展已成大势,苍海新区成为梧州大都市发展战略的最重要举措之一。而苍海项目更是苍海新区的核心,对于梧州市未来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1:苍海片区在梧州市的区位
1.2 从水患之地到山湖景城
苍海片区曾经以水为患,下小河作为浔江一级支流,整个片区在洪水期都是内涝区。
2010年,在下小河城区河段防洪排涝工程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打造人工调蓄湖“苍海”, 使之成为一个集防洪、开发、旅游于一体的巨大工程项目,在有效防治洪涝灾害的同时,把苍海打造成为集休闲、居住、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山湖景城。
图2:苍海片区现状洪期内涝照片
2
主要规划内容
2.1 功能定位
苍海片区是梧州市浔江南岸以休闲娱乐、商业服务和生活居住功能为主的核心区。
2.2 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五组团,四轴多节点”的总体布局结构。
居住、旅游和产业,三位一体: 东线山体保护为主,作为旅游度假片区;西岸中部打造一个半岛核心区,以商业、商务和公共设施为主,西北片区靠近老城区,作为居住为主的近期启动片区,东北片区位于上小河上游,以生态为主题。
图3:苍海片区结构规划图
2.3 用地规划
规划范围内总用地面积1882.47hm2,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1088.24hm2,水域用地面积495.74hm2。规划人口规模为10万人。
蓝绿交织,水城共荣。规划将蓝绿作为苍海片区的底色,水域、山体和城市绿地占总用地的62%。
滨湖生态优先,适度开发。规划将滨湖100-200米范围用地作为非商住开发的生态和旅游功能区,规划滨湖绿地约680公顷(近10000亩),不惜牺牲经济效益,坚守滨湖控制底线,为苍海的“青山绿水”保驾护航。
图4:苍海片区用地规划图
2.4 道路交通
复合功能的滨湖路:苍海滨湖路不仅仅解决滨湖车行需要,同时也是一个慢行环、旅游和景观通道,更是苍海湖水质和环境保护的最后防线。
独立的慢性体系: 规划结合水系,考虑对桥梁标高、驳岸高度等进行合理控制,规划了一个封闭的独立绿道网络,每个小区都可以直接从小区步行出口通过这个绿道网络到达区域内主要公共节点,把苍海片区打造成一个真正的步行城区。
图5:苍海片区道路交通分析图
图6:苍海片区滨河绿道与桥梁竖向关系图
2.5 湖区打造
打造全国著名湖区:苍海湖面面积达6000亩,如果加上下小河上游的湿地公园,整个区域水面近万亩,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人工湖之一,同时也是国内少有的位于城市核心区且临山的城市内湖。大面积湖区不仅为城市打造靓丽品牌,也是基于防洪排涝实际需求的合理运用。
生态、自然的湖区:苍海湖的形态并没有追求具象的形式,而更多考虑水的形态和山的走势的咬合关系、现状地形地貌条件和水动力条件等,形成水绕山转、城在水中的布局结构。另外,规划还运用了岛、半岛、湖中堤、湾、岔、山丘等多种自然造湖手法,形成更生态自然、丰富灵动的山湖关系。
图7:苍海湖泊形态对比分析
2.6 山水城市形态和风貌控制
塑造山水城格局,规划通过城市设计手法,对山湖视线景观、城市空间体量、建筑高度和建筑风貌等提出了具体的控制要求。
图8:苍海片区鸟瞰图
图9:苍海片区城市设计意向图
3
编制特色与创新
创新1:以理性量化手段支撑设计创意
通过运用GIS等技术手段,系统运用开发适宜性评价、视线景观等评价受到那,以此制定滨湖发展策略,并作为景观设计和创意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图10:苍海片区现状分要素分析图
创新2:海绵城市理念在控规中的尝试应用
苍海项目较早地采用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技术措施,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内容和管控要求。在控规基础上,与同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设计院合作,以西北启动片区的lid实施方案设计为重点,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落地性,成为梧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工程。
现在看来,科学的定量评估手段和合理采用海绵城市措施,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作为西江流域水患比较严重的城市,虽然没见都面临暴雨和西江洪峰的严峻考验,但苍海新区自2010年规划以来,从未造成内涝灾害,这是令人非常欣慰的。
图11:苍海片区西北启动区海绵城市分析图
创新3:在地式后续跟踪服务和建议
本项目主要的编制工作实际上在2012年底就已完成,项目组随后还提供后续的跟踪服务和建议,涉及的服务内容包括地块项目建议、工程实施调整、项目招商建议等各个方面。后续的技术服务不仅为当地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规划理念的落地、后续效果评估提供了反馈。特别是,基于苍海片区规划设计和建设状况,通过进一步与桂粤经济合作项目的对接,苍海新区2015年还被遴选为广西四个 经济新区之一。
图12:苍海片区项目在地式跟踪服务
创新4:以设计手册推进控规实施
如何确保控规真正落地一直是规划编制的一大难题, 项目组在控规法定图则基础上,针对苍海片区实际情况,又组织编制了街道、绿化和街坊三本设计手册,对后续规划管理和实施过程提供具体指导。
4
项目实施情况
苍海控规于2011年初通过市政府审批,近6年来,一直很好指导了苍海项目的实施建设。
截至至2016年底,苍海项目总投资已达45亿,共有140多项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建设,基本形成了苍海生态新城框架。环湖路基本成环贯通。完成路网建设20.23公里,形成了初步的路网格局。随着展示中心、岸线景观带、苍海公园等一系列项目的建设落地,苍海各区已初现雏形。其中包括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项目:
园博园,已于2015年成功举办第六届园林园艺博览会。
苍海公园,已成为苍海生态新城的“绿色城市客厅”。
苍海文化中心,集大剧院、音乐厅及多功能厅、电影院于一体苍海文化中心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图12:苍海片区项目实施
在苍海指挥部、苍投公司等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昔日水患之地已蜕变为如今山/湖/城相融合的的魅力苍海新区,城市也获得了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和持续动力。
图13:2009年苍海片区实景
图14:2015年苍海片区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