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制信息 | 项目名称:翔安香山“农业公园”项目规划(翔安香山“田园风光”郊野公园概念规划) 委托单位:厦门市规划委员会翔安规划分局 编制单位: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成员:邬晓锋、陈宏、杨春、连兴 获奖情况:荣获2017年度福建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三等奖 |

(1)区位
翔安香山农业公园总体选址于翔安区中部,现状省级香山风景名胜区周边。是翔安区中心绿肺。

规划区北侧为在建的香山省级文化公园,西南侧为福建省十大最美村庄之一的为吕塘历史文化村。东南侧为已投入使用的厦门大学翔安校区。

山体
规划区北侧有香山、鹊鸟髻、狮头山三座主要山体,其中鹊鸟髻海拔高度最高,为227米,整体地势呈现为东北高西南低,且山体厚重,山势绵延,山色葱郁。规划区内,有两个小山丘,海拔高度分别为66m及77m, 大量用地位于山体南侧,背山面水。

水体
规划范围内的水系十分丰富,银链串珠般织成密密的水网。绿水绕青山,相互交织汇聚,规划区内分布着坑头水库、潘林水库、渡槽下水库、林埔水库等。

规划区及周边的农产品主要为蔬菜与水果两类。具体品种有洋葱、小葱、马铃薯、胡萝卜、花椰菜;西瓜、火龙果、龙眼、草莓。蔬菜全年供应,水果上半年主要产出草莓,下半年则有西瓜、火龙果、龙眼新鲜供应。其中位于规划区内的大宅火龙果产量较多,为本区特色。
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
规划区周边道路交通条件良好,毗邻正在建设的翔安南路。靠近南安石井,距离厦门本岛仅30分钟车。
优美的山水田园环境园内山体绵延,山色葱郁,水网密布,背山面水山水相融,相映成趣,再配上村庄和农田,共同构成引人入胜的山水田园美景。
特色农产品火龙果、食用菌、金线莲等农产品的产销均已形成一定规模,良好的基础为农产品的进一步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丰富的人文资源
毗邻香山岩、厦大翔安校区及吕塘民俗村等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片区,既有传承历史记忆的民俗文化,又有展现当代科技文化的高校园区

农业未形成产业化发展
农产品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农户整体素质较差,竞争力不强,农产品产业链还未完善,产业的规模化经营还未建立,品牌产品尚未完全打造。
片区人气不足周边开发区尚未完全建成,域内及周边仍以村庄为主,对商旅者的吸引力不足,在大区域中的标识性不足。
基础设施还未完善公园紧邻的翔安南路尚未完全建成,园内道路亦未完全硬化,交通设施服务水平的低下影响了园区的通达性。周边村庄的公共服务及市政设施配套不足。唯有充分地完善基础设施,才能为公园的整体提升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业现代化进程正开展在新型城镇化政策支持下,国家对现代化农业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有助于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为其带来新的机遇。
两岸休闲农业交流已启动 随着两岸休闲农业交流的深化且密切发展, 可以借鉴学习更多两岸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与当地旅游特色融合,加快发展速度。
城郊节假日“轻旅行” 兴起,近几年城市周边短程休闲度假逐渐成为城市居民安排例假日的时尚旅游方式。香山成为 厦门“后花园”,将吸引更多厦门及周边大城市市民在例假日时到此一游。

周边城市相关产业发展的竞争 周边地区如漳州云水谣、长泰山重村等类似旅游区发展较为成熟,给香山规划农业观光旅游带来冲击。
具规模农业用地的整合基地内土地较为分散,用地规模较小,产权分散。给休闲农业运营商签订长期租约过程带来困难,须借助地方政府的积极介入。
大型休闲农业经营知识的引入国内大型的观光休闲农业发展中,运营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不具备休闲农业复合发展知 识和先进理念,缺乏有效的经营措施和推广手段,多形成品质不足,阻碍了产业发展。

破题:
■优美的山水田园环境、特色农产品、丰富的人文资源为本区的三大特色,乐山水,享佳果,礼祖师,以此为主题,凸显与台湾的地缘及文缘优势,发展独具特色的都市休闲农业,并形成城郊轻旅行的目的地。
■ 进一步发挥香山基地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优美的山水格局,丰富的人文资源,提升服务配套水平,营造翔安地区重要的城市绿肺。

泰国Pun Pun农场——让灵魂放慢脚步

自然健康休闲主题农园:日本阿苏农场
经由国外成功的休闲农业的案例,给予本项目重要的发展策略启示:







规划总平图

总体规划范围4.28平方公里,划分为12个主题游览区:
(1)大宅火龙果休闲观光园(74公顷)

(2)后宅亲子乐园(34公顷)

(3)香山明珠农业公园(香麓园)(14公顷)

(4)香山岩(28公顷)

(5)渔家乐(4公顷)

(6)龙眼果园(43公顷)

(7)香草世界(4公顷)

(8)菌菇农场(11公顷)

(9)潘林湖(20公顷)

(10)大宅—陈坂火龙果园拓展区(87公顷)/(11)茂林市民菜园(83公顷)

(12)茂林山地果园(23公顷)










【资料来源:项目组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