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布局形式研究:对点式、行列式及围合式建筑布局形式进行风模拟噪音模拟分析,最终确定建筑空间点围式布局模式。


2)公共空间体系研究:
根据对竖向建筑之间距离(分别为12m、14m、16m、18m、20m、22m、24m)的风模拟演示结果,低于1m/s及高于5m/s区域最少的为12米的方案。个别区域由于风速不理想可以借助后期的生态设计手段增强整个区域的人行等公共空间的舒适度。

《上海市绿化行政许可审核若干规定》(2011)第十九条(七)规定商业、商办类建设项目地块内应有不小于20%绿地,在绿地面积一定得情况下,广场采用何种形式进行控制。
公共通道均为12米情况下,对地块内广场形式进行生态模拟研究,最终认为三角形广场为最舒适广场形状。



3)屋顶绿化设置引导
对地块夏冬两季进行阴影分析,认为夏季光照时间较长区域,可建议全天无阴影地面范围采取屋顶绿化/遮阳措施。冬季上海地区光照时间较短,由于气温较低,建议在地面无阴影区域设置开敞活动空间范围,屋顶无阴影区域设置屋顶绿化。

4)底层架空建议
通过对区域模拟分析,认为风速差的区域可进行后期底层架空的建筑模式处理,使区域有更好的风环境舒适度。

以流定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