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城市景观照明建设经历过两次大的低潮。一次是2004年出现的城市机电荒,另一次是2014年的面子工程,城市景观照明一度被怀疑是城市面子工程的一个代表。但从“杭州G20峰会”和“厦门金砖五国”的会议,两次大的城市事件带来城市景观照明建设“冰”与“火”的反转,大家发现,原来这个并不是面子工程,相反可能是利于展示城市面貌、展示中国的自信姿态的。
因此,目前中国城市景观照明可能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这里面有三点:
? 第一点是政治正确,中国自信、美丽中国、城市双修、文化创新,所有这些政治正确的词似乎都能跟城市景观照明发生关系。
? 第二点是技术储备,专业能力的基础和成本的大大降低,使大规模应用变成了可能。
? 第三点是资金支持,把城市景观照明从面子工程上升到战略高度,所以在最近一段时间,各个城市对于城市景观照明的投资额度飙升。
在“大单快”的环境中,粗放的做法也在不断的受到挑战。一方面来自专业设计人员的质疑,因为缺少精细设计,模式显得单一粗放,被称为“有技术没艺术”;另一方面来自民众的质疑,因为用单一的手段实施,脱离了地方特性,忽视了使用人群,被称为“有面子没认同”;第三点是城市的可持续性遭到破坏,造成某些城市景观照明的品质良莠不齐,甚至透支破坏资源,称之为“有速度没长远”。
而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怎样才能让城市景观照明做到长久的价值输出?
我们觉得城市景观照明的核心要素有三点,第一点是在景观视觉方面,即物质空间的视觉感受;第二点可能更重要,就是城市的活力,主要体现在对市民生活的切实改善、表现这个城市鲜明的人文地理特征,有效地拉动旅游经济等方面;第三点是对城市景观照明的价值核心——绿色生态,主要体现在是否节能环保,是否满足全寿命经济等要求,是否避免了对城市的负面影响等等。
所以我们觉得在做城市景观照明的时候,价值取向上要综合考虑环境价值,包括功能安全、舒适美观、绿色生态;另外。还要考虑社会价值,让整个空间形态管理有序,支持老百姓快乐生活,强化他们的文化归属感;最后,还要关注经济价值,是否能够带动地价,带动消费,在投入产出方面有一个比较高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