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东岸滨江空间从南向北规划分为七段,分别为三林、前滩、世博、老白渡码头、小陆家嘴、上海船厂、新民洋。目前滨江岸线已构成22公里连续的公共空间系统,沿途涉及9个街镇,拥有220万平方米开放空间、196万平方米滨江公共绿地、24万平方米亲水漫步空间,实现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并行。经验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植入文化功能。为集聚滨江空间的人气,对沿岸的工业遗产进行更新改造,将新功能植入原有建筑,新增大量文化设施,已将曾经亚洲最大容量散粮筒仓改造为“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将祥生船厂改造为 “船厂1862”(1862时尚艺术中心),将老白渡煤仓改造为上海艺仓美术馆等。
二是辟通空间断点。目的是建成连贯的滨江开放空间,打通沿岸的堵点,连结断点。其中“两桥一隧”环境整治工程拆除建筑8万平方米,腾地27万平方米,打通堵点、连结断点29处,各类打桩近3万根。15座“云桥”连接7条自然河道、5座轮渡站、3处断点,实现立体式交互并通。
三是增加标志景观。为应对跑步者“1公里漫步跑步骑行里程”记录点、市民照明及人身安全的需要,沿线规划建设24座灯塔,每两座之间间距约1公里。灯塔不仅能够使市民上塔观景并识别出所在位置,自身也将作为核心景观,连续出现在重要的节点空间,成为醒目的节点标志。
四是设置便民设施。卫生间方面,通过指示系统提示方向和距离,简洁清晰。座椅和自动售卖机方面,目前已基本完成杨浦大桥绿地至陆家嘴北滨江绿地丰和路段近6公里沿线布置,近240个座椅新增于亲水漫步平台、跑步道边和各类小广场等区域,达到50米一组的放置密度,21处自动售货机按300米左右距离布置。后续将会分批完善其余16公里新增座椅和自动售卖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