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和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几天考察,交通方面感触最深的是有轨电车的四通八达和便利。笔者通过几天的见闻和感受,与大家分享东欧城市的发达公共交通,同时为北京的发展提供借鉴。
有轨电车是采用电力驱动并在轨道上行驶的轻型轨道交通车辆,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亦称为路面电车或简称电车,属轻轨的一种,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有轨电车于1879年在柏林博览会亮相,此后在俄国的圣彼得堡、加拿大的多伦多进行商业尝试,随后推广至全球范围,天津是我国最早运营有轨电车的城市。
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和捷克的布拉格均有发达的有轨电车线网,其中布达佩斯在1887年创立了首个电动电车系统,布拉格拥有的有轨电车线网是欧洲最大的线网之一。有轨电车穿梭在历史与现代建筑鳞次栉比的街道中,成为城市中亮丽的风景线,也为两座古城增添了许多活力和特色。
布达佩斯是匈牙利的首都,是全国主要的政治、商业、运输中心和最大的城市,素有“东欧巴黎”和“多瑙河明珠”的美誉。也是欧洲著名的古城,坐落于多瑙河中游两岸,在1873年由布达和佩斯合并而成。城市面积为525.2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10万人。
布达佩斯的公交线网长2000多公里,每天为380万乘客服务。公共交通系统由地铁、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公共汽车和市郊铁路构成。70%居民依靠各种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其中41%的乘客使用公共汽车、26%的乘客使用有轨电车、22%的乘客使用地铁、5%的乘客使用无轨电车、6%的乘客使用市郊铁路。截至目前,布达佩斯运营4条地铁、5条市郊铁路、35条有轨电车线路和若干条无轨电车线路和公交线路,年载客量超过60亿人次。
布拉格(捷克语Praha)是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处欧洲大陆的中心,分布在七座山丘上,有伏尔塔瓦河蜿蜒流经,是欧洲最美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历史中心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号称千塔红顶之都。布拉格历史中心面积496平方公里,都会区面积约6977平方公里,人口123.9万人。
布拉格的公共交通设施齐全,包括城市火车、地铁、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整个城市中心交通以地铁和有轨电车为主,边缘以公共汽车和城市火车为主。地铁1974年投入使用,现在有A、B、C三条线路构成, 54座车站,总长度50公里,每天运行时间为19小时,每年的运量达到6.2亿人次。第一条有轨电车开通于1908年,目前有31条线路,通车里程超过500公里,609座车站均由调度中心电脑调度,有轨电车目前已经更新到第六代,第一代老式电车也同时使用,新老电车穿梭于各时代建筑林立的街道中,更增添了时空交错之感。

图1 布拉格的老式有轨电车
从城市建设和发展水平来看,布达佩斯明显落后于布拉格,但中心城面积相当、人口密度也大致相同。作为东欧两个最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旅游城市,两个城市人口结构,交通发展程度基本相当。
两座城市的机动车拥车比相当,均为千人拥有500辆小汽车左右,但均以公共交通为主要出行方式,布达佩斯和布拉格公交出行比例均在70%左右。两座城市都拥有地铁,但有轨电车线网更加密布。以有轨电车每列2节车厢编组,全长50米,载客量可以达到400人,以行车间隔1.5分钟计算,一小时客运量可以达到1.6万人次,与地铁运能相差较少。

图2 布拉格纵横交错的有轨电车线路
两座城市的公交优先理念渗透到软硬件各个环节。从硬件设施来讲,公交系统均有明显的优先路权。两座城市均有大量的有轨电车专用道和专用信号灯,并且在部分车站设有显示车辆到达时间的显示屏;此外在较窄的街道上,设置有轨电车与小汽车公用车道,但有轨电车具有优先通行权。

图3 布达佩斯的中央有轨电车专用道
从交通出行费用来看,公共交通在票价上均设有多种优惠,有一小时票、一日票、多日票、月票和年票多种,优惠幅度各不相同,同时公交车票不仅可以在各种公交工具中通用,还绑定有其他生活娱乐优惠措施,全面实现了“一票在手,通行全城”,大大增强了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两座城市的各公共交通子系统都有明确的分工,中心地区均以地铁和有轨电车作为主骨架,城市边缘地区以市郊铁路和公共汽车作为主要交通方式,在出行距离和交通特点上体现了区域差别。各种交通都有严格的运行时间表,只要掌握了所需乘坐线路的运行时间就可以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大大缩短了等车时间。
在布拉格和布达佩斯,无论是狭窄的单行道,还是车水马龙的主干路都设有宽敞的步道。良好的步行环境增加了居民在户外停留的意愿,也为公交出行提供了良好的设施基础。

图4 布达佩斯单行小路

图5 英雄广场外侧道路的步行环境


图6 布拉格的瓦斯拉夫大街和普通单行路上的步行环境
布拉格和布达佩斯的发达公交系统为北京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启示。大力发展地铁,发挥地铁在中心城区的重要作用;在旧城狭窄的街道,设置机动车单行道,并强化停车管理,以保障步行空间的连续性;在狭窄的道路空间设置机动车和有轨电车共用的车道不失为解决中心城地区道路用地紧张的良好方法;调整公交线网的级配关系,提高路面行车效率;进一步改善地面公交的准点率,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将路上停车位设置在非机动车道内侧,减少对自行车干扰和安全隐患,不以牺牲步行空间为代价保障设置机动车道…….
北京已经在亦庄、顺义、昌平等新城进行有轨电车的研究,可以考虑在用地紧张的旧城范围内,地铁修建困难地区,设置可以与机动车共用空间的共轨有轨电车系统来提高道路空间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