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领读《伟大的街道》
第四部分 创造伟大的街道
1. 研究开始之前
在开始之前,作者就本章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必备的品质做出了解释。
研究对象为城市街道
两个重要的问题:
伟大的街道如何定义;
必须搞明白塑造伟大街道的品质到底由什么构成。
概念明晰化是本书研究的方向,但却是永远也无法实现的目标。同时,那些可度量的必要条件也很少能够精确得到确定的数值。因此,成为伟大街道的必要条件会是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已经实现了许多优秀的街道设计,在这个范围内,也将会出现更多优秀的街道设计。
研究目标
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给设计者以及城市的决策者提供伟大街道的相关知识,提供可以参照的目标。不是提供公式或处方,而是提供知识,提供设计未来的伟大街道的必要参考。
必备的品质
必备的品质作为一组要求,并不能确保依此所设计出的街道就是伟大的街道,但缺少了它们却注定要失败。不管一条伟大的街道是怎样被设计出来的,都会有一些必不可少的物质属性,一些与其他的伟大街道所共有的属性。
作者认为,“某些物质环境品质对伟大的街道而言至关重要,我们期待能够指出那些关于最有希望营造出伟大街道的物质与可设计的因素。当然,要为伟大的街道提出一些物质上的必要条件,并保证它们普遍适用,从根本上说就是难上加难。”但作者依然希望找到一些伟大的街道所共有的物质属性,并且对一些可以度量的条件给出一个合理的范围。他相信对于这些物质条件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今后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
他提出了两组条件:不可或缺的条件、锦上添花的品质。前者是伟大街道所不可或缺的特质,而后者作为锦上添花之笔,让一些不错的街道成为了真正了不起的街道。
2. 不可或缺的条件——塑造伟大街道的物质条件
我们先说不可或缺的条件。塑造伟大街道的物质条件包括:易达性、汇集人流活动的能力、公共性、宜居性、安全性、舒适性、具有鼓励民众参与并承担社会职责的潜力。
作者提出以相同比例绘制不同城市中相同面积区域的图纸,能够获得相同尺寸的认知。他选择了1平方英里(259公顷)的面积来绘制图纸。这些图纸的表达重点在于,在图纸表现的范围内能够完整的显示那些特别值得关注的街道。同时在选择案例时尽量包括各类典型的城市:远古的、中世纪的、老旧的、新建的、中亚的、亚洲的、欧洲的、西方的,或是工业城市、首都、山城以及城市的中心与周边的区域。
不可或缺的条件——散步的场所
步行体验的重要性:伟大的城市街道通常不仅是车辆通行的伟大街道,同时还是人们步行的伟大的公共场所,而步行却是伟大街道上最重要的活动。
舒适的步行尺度
在这本书中,每一条得到认可的美好街道都具有悠然自得,不疾不徐的步行环境,这是街道设计的一项基本要求。有了这样的要求,人行道就绝不能给人以拥挤的感觉,也不能让人感到孤单;同时人行道还必须给行人带来充分的安全感,让行人远离机动车辆的威胁。
如何决定人行空间的比重?在这个问题上充满不确定因素,包括:人们所习惯的空间大小、散步的原因、街道的本质、舒适的步行尺度都无法像机动车估算的那样准确,但是一些关于人流量的测算能够帮助获取人们在不同街道上行走的感受。作者通过实地测量,得出结论在人行道上,在人行道上,每分钟、每米的宽度上通行3到4个人是不会感到拥挤的;如果人数少于少于2人,街道就会感觉到空旷;通行人数达到8人,在这一数值期间内人们都可以随心所欲采用任何的步速;当每米通过人数超过13人,整个街道的通行速度都会下降。最后,当人们因为空间过于狭窄,从人行道涌入街道的时候,安全性就成为了问题。
安全环境的营造
路缘石与人行道是街道上用以分割空间的最常见的方法,分为三种基本情况,包括路缘石+密集的行道树、路缘石+停车区域、车辆与行人混行。
路缘石+密集的行道树:在路缘石的沿线增添树木,如果树木之间的距离足够近的话能够创造一个步行区域,是会使人感到安全。
路缘石+停车区域:在路缘石的一侧设置停车区域的话,能够分割空间,但这却不是创造伟大街道的适当方法。
车辆与行人混行:在机动车与人行道之间不设置任何的物理分割,让车辆与行人混行,在拥挤的狭小的街道中,这种方式的优越性就会凸显出来。
不可或缺的条件——物质环境的舒适性
因地制宜的利用环境要素:与气候相关的舒适指标应该是伟大街道的一个组成部分。
最好的街道总是让人倍感舒适,至少在那样的环境中,它们已经达到了可能达到的最高舒适程度。假如环境阴冷,它们就会带来温暖和阳光;假如环境酷热,它们就会带来清风和阴凉。它们总是因地制宜地利用环境要素去为行人提供一些情理之中的保护,而不是与自然环境作对,努力改造不可避免的事实。
不可或缺的条件——清晰的边界
伟大的街道都有明确的边界:它们都有各自明确的边界,常常是各种各样的围墙,它们界定着道路边缘的位置。
街道边界包括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包括建筑物的高度、围墙、行道树及地面的高差。水平方向包括构成元素的长度与间隔距离,例如建筑界面的长度,行道树与灯杆的间距等。
垂直边界
对于垂直边界来说,既存在一个比例适度的问题,也存在一个绝对数值的问题。街道越宽,就需要越多的体量和高度去定义边界。随着街道的宽度进一步加大,这些数值越来越高,直到某个时刻,不管两侧加高到什么程度,空间即便仍然可以界定,街道确已经不复存在,例如:
当街道的微观尺度超过450英尺(137米),空间界定就会变得相当微弱,从而出现不管周边建筑有多高,中间的部分都更像一块空地而不是广场的局面。
威尼斯朱提卡运河南段两岸的建筑只有2到3层高,运河足有1100英尺(335米)宽,但建筑依然勾勒出朱提卡的边界,但这不是街道或广场的界定方式,它勾勒出的是一条城市水域。
绝大多数街道,在给定了路面宽度和建筑限高之后,假如严格遵守红线且不设侧院,无需刻意追求,街道的边界也会自然呈现。
沿街建筑的间距
我们不能确切的说建筑间隔的数目和比例到底多少合适,也不能真正搞明白,到底是建筑间距,还是街道上那么多变量中的某一个,例如建筑高度、建筑退进、建筑质量、行道树、灌木丛等。综上所述,紧密的建筑间距往往能够比松散的布局更易带来清晰的街道空间限定感。
不可或缺的条件——悦目的景观
街道上的“运动”
伟大的街道应该具有合适的物质属性,为人类的眼球提供可能性,让它们按照自己愿意的方式决定自己的行为:那就是运动。每一条伟大的街道都不能缺少这个品质。让街道的环境促进眼球的运动,并非是艰巨的任务。
视觉上的丰富性必不可少,但绝不能过于丰富,以至于演变成混乱和无序,例如香港街头的招牌。丰富性的打造应该是建立在完整文脉中的复杂性要素,同时形成清晰的方向感。
街道是为人服务的
人们在街道上的行为,就像树叶一样,他们也不断的运动着。可以这么说,街道是为人服务的。但是,同样可以认为,正是人们不间断的运动让街道变得更加完美。汽车同样能够吸引人,但汽车必须以较慢的速度行驶,才能有利于人们以一种平常的方式、而不是令人吃惊、使人产生警觉或防御心里的方式将视觉信息转换至大脑。如果不行,汽车的快速运动也必须通过行道树等同人行步道分隔开来,让行人丝毫感觉不到威胁,从而成为街道的运动背景。
光线与建筑外表
建筑本身不会移动,可是光线会在建筑外表行走,让它们的表皮发生变化。变化缓慢但不容质疑,而人类敏感的眼睛乐于产生回应。复杂的建筑立面允许光线穿过或变化,比那些简单的立面更有益于街道氛围的营造。
同时建筑立面上细小的体面变化越多,光线变化的机会就越多,眼睛就会得到更多的机会来获得愉悦。
街道的生活性
一些家常的杂物出现在建筑的里面里,比如说花盆、衣物、小旗子、电线等等,这些东西都能让建筑产生活性,人们把它们摆在那里,仿佛是在说“这里有生活”。
不可或缺的条件——街道的通透性
展示性橱窗、门、户外的展示区
最优秀的街道都有一个特别之处,它们的边缘都是透明的,那里往往是公共领域与不那么公共的,或者彻底个人化的私密领域的地方。通常情况下,建筑的门和窗提供了通透的感觉。
红杏出墙
另外为了获得通透性,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微妙的方式,而不是非要窗口开洞,比如说:
不可或缺的条件——协调性
建筑高度和外观彼此协调
在伟大的街道上,建筑总是能够和谐共处。他们彼此之间可能差异很大却能相见如宾,特别是在建筑高度和外观上能够做到彼此协调。优秀街道两侧的建筑大多拥有相似的高度,相邻建筑之间的层数变化很少超过两层的。
不管是法规的作用还是管理的结果(通常此类规范或条款对街道两边的建筑高度具有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它们呈现出规律性和条理性的特征。而这种特征,除了表现在高度控制方面以外,也表现在其他的物质特征上。
丰富的性格
优秀街道所具有的建筑之间的协调性不是由于建筑建造的历史时期或者风格上的相似性:相反,是一组丰富的性格造就了这一点,这些性格不会一股脑的出现在一条街道上,但是优秀的街道总是汇集了足够的性格要素,它们彼此问候,彼此敬重,彼此为对方服务,并同时服务于街道的整体。
伟大街道的应有之义
伟大的街道的建筑风格,否则将造成建筑形式的雷同。但怎么样才是正确的,却很难找到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公式或处方。因此只能依靠谨慎的考察、用个人趣味去评估,才能找出到底是什么将建筑整合为一体。
不可或缺的条件——维护与管理
一条基本要求:树木、材料、建筑,以及组成一条街道的所有的部分都需要小心维护,这是一条基本要求。
街道的整洁不仅仅事关维护和管理。一定要使用品质优良的材料,以利于维护和整修,这是街道公共空间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举措。
设计品质包括:施工工艺、材料选择、材料运用。
作者金句:
街道做不好,却归咎于材料的品质败坏或不够完美,只是为失败寻找借口。其实世界上没有糟糕的材料,只是看人们怎样去使用它。在需要承受大量磨损的地方使用承受不起这样使用强度的材料,就会给人造成很不好的印象。以上与其说是个经济问题,不如说是个眼光问题。
撇开施工工艺和材料不谈,设计本身在所有的这些内容里都有体现。……建筑里那些小构件,街道上用以维持公共生活的一切设施,这些细节的设计都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经验总结,都是一部历史。它是设计品质的强有力的保证。
品质取决于金钱。潜台词似乎是,只有当一个社会足够富裕,才有能力拥有了不起的街道。对于这种说法,我们大可付之一笑。……在伟大的街道中,一切问题的关键就是恰当和得体,不管是材料问题还是维护问题。而这也恰恰就是公共空间领域建设中最值得提倡的标准。
3. 锦上添花的品质
锦上添花的品质包括5个方面:树木、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要素、可达性与地形、居住密度与土地开发方式。
锦上添花的品质—树木
树木本身就是衡量街道品质好坏的最重要的单向指标,假如预算紧张,想在有限投资下最大程度的改善街道环境品质,没有比种树更好的方法了。而且落叶树种总是比常绿树种更适合栽植、树间距越小越好。
行道树之间适度的紧密
在实践中最佳树距大约在15英尺—25英尺之间(4.5米到7.6米)。树距达到30英尺(9米)的道路,往往有四排行道树,每边两排。突破行道树的一条规则:要远离街角40到50英尺(12米到15米),以防视线受阻,发生交通事故。
行道树的种植应该服务于街道的整体形象,而不是过多考虑街边的个别建筑或设施。
锦上添花的品质—开始与结束
街道的起止点:有种种理由要求人们将街道的起点和终点设计的格外醒目,成为街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欢迎人们的到来,并将人们引导到别处。……一旦细节处理的很好,将大大有益于街道的整体效果:可是,假如它们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对街道的损害也没有那么大。
锦上添花的品质—建筑的多样性
建筑很多而不是很少
一般来说。一定距离内沿街建筑越多对街道的贡献越大。在建筑之间会有一条垂直的线条由上至下的贯穿着,表示一栋建筑的结束和下一栋的开始,就光是这线条本身就增添了不少趣味。这条线也提供了一种解读的线索,就像尺子上的刻度,为街道赋予了一种尺度感。建筑越多,垂直线条就越多,街道就越丰富多样。
多样性的形式
建筑多样性表现为很多不同的形式,有物质方面的多样性,也有社会方面的多样性。
增进交流
为了不同功能而设计的建筑,能够从城市的各个角落、各个社区吸引各种各样的人前来此地,这无疑会增进交流。
锦上添花的品质—街道细部
细节是伟大街道营造过程中的辅助手段,但不要过于依赖这些因素。
锦上添花的品质—街道中的节点
沿着美好的街道前行,在途中某处常常会出现一个与众不同的节点。……了不起的节点,为各自所在的街道空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锦上添花的品质—可达性
街道的功能:街道的主要功能就是让行人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不仅包括街道内部的地点,也包括街道以外的某个地方。
所谓街道的可达性还有一个层面的意思:人们必须轻轻松松就能来到街道上。
还有一种可达性必须考虑在内,那就是针对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
锦上添花的品质—密度的意义
锦上添花的品质——多样性、街道的长度、街道的坡度
锦上添花的品质——停车空间、对比、时间
4. 伟大街道与城市规划
两个城市设计理论
在20世纪,两个主要的城市设计理论横空出世,并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伟大街道与城市规划—理论的实践与遗憾
这些理论和宣言如此动人,计划周密、承载着重大的社会责任,遗憾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依据这些信条而呈现在公众面前的结果,却既不能鼓舞人心,也不能带来全新的公共生活。
远景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相反,新环境反倒似乎跟孤立和自省关联紧密——建筑和使用者孤零零的占据某处,四周一片空旷,如此一来,使用者岂能如正常生活中常常会发生的那样,与其他人发生接触、产生交流。这种环境与机动交通更加协调,却与人的肢体运动格格不入。人们需要的东西恨少能在步行可达的距离之内找到。人们似乎忘记了,社区的成立完全有赖于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而不是靠路上狂奔的汽车。
伟大街道与城市规划—新理论的出现
比上述两种设想都更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势在必行:不能再过度依赖大规模的公共开发、高度集中的产权和专擅的规划设计模式,而将逐步积累的物质环境建设和对话的机制看作正当合理,从而改变那种大规模拆除现有建筑环境的开发方式。这种发展态度建立在对城市生活的接受、热爱和期望的基础之上,鼓励人们生活在健康的公共环境中。
唐纳德·阿普尔亚德与作者在《走向新城市设计的宣言》进行了总结:
为了实现舒适、可识别性与控制力、更多的机会、想象力和快乐、真实性和意义、社区和公共生活、城市自立能力等社会价值和城市生活目标,提出了公共城市环境中的6种品质:可居住性;最小密度;多用途;限定空间、而不是占据过多空间的建筑;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建筑;公共街道。
当前的研究转向另一个方面,细致描述那些至关重要的因素,它们在实现美好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方面不可或缺。这个部分就是伟大的街道。
伟大街道与城市规划—必要要素
对于那些营造伟大街道的必要因素,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进展,可以将其中许多因素转化成可操作的因素。其中包括可量化的因素和不可量化的因素。
可量化的因素
对于营造伟大街道的必要因素,已经能够提供一些条目具体化可操作的内容,可以度量,包括:边界、通透性、间距(例如树木间距)、人体尺度、以及特定环境中建筑如何融入环境等方面。
不可量化的元素
依然有许多因素是无法弄清楚或量化的,例如:
如何通过最佳的方式来获得一种期望的属性、建筑高到什么程度会产生压抑感等等。
伟大街道与城市规划—魔力
对于什么因素造成了伟大的街道,作者认为依然存在相当可观的暧昧和可疑之处,这个问题会一直存在下去。本书中对伟大街道所具备的物质特征进行了探索,除此之外作者认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应该是“魔力”,这个问题的起点在于街道的多重社会用途。
本书的宗旨
最后说一说老爷子写这本书的宗旨。
“本书的宗旨所在——将伟大街道的知识呈现给读者,以使蕴藏在期间看不见的魔力能够薪继火传,出现在来日的街道中。”
“街道是组成公共领域的最主要因素,其他任何城市空间都忘尘莫及。它们是公共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生活,并受公共机构的直接管辖。有幸进行街道设计,通过这一过程满足公共需求并创造社区生活,不仅令人兴奋,也充满挑战。如果我们在一条街道上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我们将在整个城市的建设中走上正确的道路,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城市里的居民,而这才是所有设计的根本宗旨。”
【作者】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