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一,城市和人一样是有生命周期,会生老病死的。我们应该尊重城市的发展规律。
思考二,即便我们要发展未来城市,可能也有多种模式。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都会长成一米八的个子。我们应该关注到中国城市化的另外一面。
思考三,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云计算这样的技术,来适应人口流失的现状,改善城市空间?
就是说,人少了,空间破败了,技术该如何支持?最核心的,还是要回归到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上。可能老百姓并不关心一个城市人口是不是减少,我只关注我出门之后有没有椅子坐,公共空间给没给我一种愉悦感。
最后,这是我的一个没有基于学术的判断——我认为,未来城市注定是极化的而不是扁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