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才是正儿八经的共享!
在运营模式上,小红车秉承“市场化运作,公益性服务”的宗旨,一小时内免费,租用免费率达到96%以上。小红车由杭州公交集团下属的一家全资子公司---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有限公司统一负责其系统建设,营运和服务管理,属于在政府主导下的国企经营模式。换句话说,小红车的性质是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服务。
在小红车看来,共享单车则是一种“打着共享旗号”的互联网企业商业化行为, 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打“价格战”时,不顾城市空间承载力过度投放,野蛮竞争。2017年4月,杭州首次将“共享单车”定义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共享单车概念在杭州官方管理词汇不再出现。2017年5月22日,交通运输部对外发布国家层面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也采用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措辞而非“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实则分时租赁模式,是互联网企业和民间投资对城市非机动车交通领域的补充”(来源:杭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研究报告)。
一个最能代表“共享程度”的指标是周转率,即日租用量 / 自行车数量,单位为每自行车每天。小红车的周转率是在3.7。而一些共享单车公司由于前期过度投放导致周转率非常低,大概只有零点几, 高一点的哈罗单车也只有一点几(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自行车行业监管平台5月车辆周转率分析)。
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副总经理吴国雄透露,“杭州市委市政府是要求2020年车辆达到17.5万,力争达到20万,但是我们不断地跟政府说最重要的是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车辆的周转率,不要盲目的扩张”。
我们是体制内的模范生
小红车做为政府主导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得到像杭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强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支持。政府还制定了《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发展专项规划》,将公共自行车纳入杭州“五位一体”大公交体系。小红车的发展可以用有序和规范来形容,每建设一个新的点,小红车会向各部门申请和审批。杭州市还是第一个给公共自行车上保险的(第三责任险与意外伤害险)。
然而,共享单车做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属于中国创造下的新生事物,没有哪个政府有足够的前期储备性研究可以立马出台一项全面的指导政策。共享单车之所以在中国形成热潮,离不开政府前期对新生行业的包容。2017年8月国家层面印发的宏观政策《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 表示在总体鼓励支持的态度上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至于如何具体的精细化管理,更需要地方政府和企业一起积极摸索。
我们是杭州的骄傲
十年来,小红车作为杭州城市基础设施之一,是杭州百姓和外地游客的福利:公众可以骑上免费的车,游览免费的西湖,是一种公共服务。
“我们绝对不做给杭州城减分的事情!” 吴国雄说到。“之前也有机会推出像共享单车一样的租还方式,但是我们讨论来讨论去,我们可以想象那样做之后的乱象,所以我们坚决不做。”问卷调查结果也支持了吴国雄的观点。在既使用过小红车又使用过共享单车的被调查者中,近70%的人认为小红车对杭州城市带来的正面影响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