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rey to Green”项目实施的五年内,波特兰市新增庭院树木以及行道树将近32,200多棵,这些树木成熟后,每年将会捕获超过1800万加仑的雨水。波特兰市环境服务局通过志愿者对绿化处程度较低的社区进行调研,结合居民的意见配置可用的种植空间。除此之外,波特兰市还对未开发的自然区域进行保护,收集天然雨水并净化水源,同时努力恢复原生植被、控制入侵植物。

波特兰詹姆森广场
“Grey to Green”项目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非常注重建成项目的宣传与雨洪管理理念的推广。通过策划游憩活动、组织公共讲座、展览宣传以及与学校合作等方式,提高“Grey to Green”的社会影响力。

波特兰坦纳斯普林斯公园
针对已经建成的项目,波特兰市环境服务局策划了雨洪管理自行车游线和徒步游线,连接起绿色街道、生态屋顶典型案例等30余项,设置了配套的科普标示系统,形成完善的游憩路径。此外,在各个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也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通过社会推广活动,“Grey to Green”的实践得以从公共设施拓展到私有场地,逐步提升雨洪管理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在波特兰市的覆盖密度。

波特兰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
“Grey to Green”是波特兰雨洪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建立起完善的雨洪管理系统,对改善水质,保护径流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地高中生在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观摩学习
“Grey to Green”项目进行过程中,在社区中的推广与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志愿者的参与使项目节省了大量的资金,雨洪管理理念的推广也使项目能在一些私人庭园中顺利开展。市民自发参与绿色基础设施的保养维护,使街道设施受到了良好的保护,管理部门也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监测雨洪管理效果上。

波特兰市民与刚刚落成的雨水花园
对波特兰的市民来说,雨水花园与城市生态维护不仅仅是报纸上的标题,还是一种举手投足间的生活方式。也正是在这种全民参与之下,波特兰众多的雨水花园才能数十年如一日地服务于这片土地。
参考资料:
[1]王思元,胡嘉诚.生态城市的规划实施和启示——以美国波特兰为例[J].风景园林,2016(05):27-34.
[2]刘家琳.波特兰市“Grey to Green”雨洪管理策略与实践探析[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4(04):78-83.
[3]孙群郎,孙金龙.当代波特兰大都市区的增长管理及其启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6(06):153-158.
图片来源:
俄勒冈波特兰政府网站、Pinkbike@wild BLUE Bear、网易博客@晓林视界、花瓣网、筑龙网、百度贴吧园林吧、环球设计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