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I高I兴I你I能I来
设计师
带你看世界
希I望I你I别I离I开
▼
这是[设计师带你看世界]的第46站。
首发公众号|设计师带你看世界
版权所有,严禁未经许可的匿名转载。
成都
东郊记忆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也不停留。
工业
记忆
遗产
改造
更新
林徽因写过,爱上一座城,
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
其实,也可能是因为一首歌,
一句诗,一餐饭,一盏灯。
▍成都
成都,一座极其温柔的城。
“半城江风半城云”是它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它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也是它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还是它
▍历史中的“东郊记忆”
成都,也称蓉城、锦城,是四千年的古都,历史上有三次作为帝王之都,蜀汉文化发祥地之一,拥有辉煌的文明史。
虽然古城建筑在五六十年代被全部炸毁,但也难掩这座城市的魅力。
对于成都规划的历史记忆,应该是从1953年开始。成都被定位为省会精密仪器、机械制造及轻工业城市。东郊工业区就是那个时代集中力量建设的区域。
成都东郊工业区建成于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时期与三线建设时期,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就在1958年11月开始破土动工。
当时为适应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红光电子管厂开始规划生产包括显像管、指示管、示波管、摄像管等零件,产量达到60万只的空前规模。
电子管厂是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重大项目之一,原定为引进设备、仪器4412台。但1960年中苏关系变化,苏联在单方面停止设备的供应,11名技术专家也全部撤回。
在这样的情况下,成都红光电子管厂调整了计划,在1961年底完成预订的建设计划。厂里在生产初期主要为军工设备提供真空显示器元件。
到20世纪70年代,工厂由军用转为民用,提供电视机所需的黑白玻壳(零件)。
在80年代初期,引入彩色显像管用玻壳生产技术和设备。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支黑白显像管和第一支投影显像管,因此有了“北有首钢,南有红光”的美誉。
红光电子管厂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三线工厂代表,这个工厂给成都带来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模式,为我国的电视机事业奠定了基础。使得成都的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从一片荒野到厂房林立,从田园景观被红色的砖房、巨大的烟囱、粗大的管道所代替。工业为成都这座城市带来了不一样的精致生活,让成都变得与众不同。
工业化给成都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也让成都成为了当时最时髦的城市。
红光电子管厂以莫斯科灯泡厂为原型建造,楼房按照品字形布局,每座小楼都有独立的花园和绿化隔离,厂区与宿舍完全分离,可见苏联的规划思想是很先进的。
厂房的建筑群风格也深受苏联影响,有着浓郁的异域建筑味道,和苏联人一样,严谨刻板,中规中矩,也讲究中心对称。
建筑的颜色也是黑色、红色、土黄色为基调,大多是三层楼房。这种苏联建筑是那个年代的主流建筑,也是被模仿的对象。“东郊记忆”应该就是保持这个时代的风格和记忆吧。
从苏式办公楼到90年代的现代红砖和水泥厂房,每一处都镌刻着工业时代的符号,厂区里的法国梧桐挺拔伫立,时间也似乎停留在了计划经济繁荣的时代。
▍“东郊记忆”与历史和解
工业化随着时间被更替,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风光的工业区必然经历着衰退。成都无可避免的走上了城市产业重新规划布局的调整之路。
这些苏式建筑也大多都被拆除了,直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提出保护或改造的思路,才得以保留这一处珍贵的历史记忆。
“不应一味拆除苏式样或仿苏式建筑,毕竟它们记录了一段历史,非常重要的历史,改造是一个思路,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一个思路,保护是应该的,数量又不大,而且有些建筑的水平还是很高的”
——陈志华教授
近几年,红光电子管厂作为四川唯一的一座工业遗产保护项目实现了文化复兴。政府在对这个地块的规划中,起到了宏观把控的作用,以一种对过去负责的态度,放弃了传统的卖地修建商品房的套路,争取合理利用这一块被时代忘记的厂房。
“东郊记忆”的规划做到了历史与现代的和解,保持原汁原味的风格又兼顾了周边的建筑环境风貌。使“东郊记忆”成为成都规模最大的历史性工业建筑群。
空间的整体布局遵循原来红光厂的布局,保留了时代较为久远的建筑,拆除了没有保留价值的棚架和凌乱的旧建筑。
1号楼
2号楼
3号楼
4号楼
5号楼
整个园区还是遵循接近矩形,内部的公共空间也相对规整。
形成“街巷空间-开敞空间-板材开敞空间-私密空间”的层次,将整个园区的空间更好的联系起来,从不同的入口可以到达相对独立的区域。但是建筑普遍单体上尺度较大,显得亲和力略有不足。
因保留的旧工业建筑空间价值不同,园区在功能布局上对建筑物的空间特性,采取了灵活的功能布局方式,又不失功能主题的有效引导,主要分为大企业办公区、明星接待区、展览与零售区、演艺区、餐饮区、酒店区、小商品零售区等。
景观上最突出的自然是旧工业特色,设置了五个特色主题景观节点:主入口的钢主题区域、北入口的计划经济主题、铁轨院落枕木主题、东入口的生态复育主题、当代艺术部落砂石材料主题。
在各个景观节点上还重点设计了景观小品,通过对厂区内部原产品、零件进行重新组合改造,赋予新的观赏或使用功能,水塔、烟囱、火车头还有建筑连廊,都采取了不同的装饰。
园区内的景观空间也是采取多层次的表达方式,从院落式到各个文化开敞空间,在保留工业特色的同时兼具了创意的灵魂。
工业遗迹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之一,东郊记忆作为成都知名工业遗迹旅游景点,对成都的文化产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拥有 2300 多年建城历史的成都在文化资源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丰富多元化的文化资源让政府在发展中更加注重对成都这一方面的挖掘开发。
工业文化伴随着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步伐而兴起而发展的,它具有体现工业文明和记忆、有着自身独特的场所精神展示等明显的特征。如何利用这一元素,东郊记忆已经提供了一种方法。但还有更多的方式应该在规划师和设计师的脑海里,希望能在某一个地方,也看到你们的作品。
▍设计菌日常磨叽系列
工业遗迹作为城市的一种文化资本,在其改造再生的过程中和城市文化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生的关系。
政府在打造城市文化过程中,只有对区域内的工业遗迹文化资本进行保护性的利用的开发,才能把工业遗迹打造成为城市的文化品牌之一。
资源利用率是评判地区资源开发情况的标准之一,一是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情况,二是开发后景区的经济效益情况。
工业遗产,在规划和建筑上分别是功能和空间的转变,在景观上则可以通过艺术小品抓住眼球。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如何控制这个度就由设计师、社会资本和政府之间来掌握吧。
图片来源:http://bbs.zol.com.cn/dcbbs/d657_107773.html
注:部分图片、资料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设计师带你看世界
夏天就该燥起来
往期精选
【设计君指南】
一座破产的城市,底特律该如何璀璨新生?
西安老钢厂的钢铁柔情
变形记之绝境重生——德国鲁尔工业区(上)
变形记之微“观”变迁——德国鲁尔工业区(下)
文章来源:(sjsworld2018)设计师带你看世界,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规划、建筑、景观、文旅、设计社群。这里有百位大咖等你来撩,数千案例与你共享,还有数万热爱成长的设计人等你加入。
设计师带你看世界交流分享群
云集专业大咖、新锐设计师
我给你讲,不扫我你会后悔的!
喜欢我们,
就点击右上角“...”把我们分享出去呀
????????让更多人看到你的高品位!
来源:设计师带你看世界
新媒体编辑:肖莉
审读:郭敬锋
声明:本文来源:授权转自设计师带你看世界(ID:sjsworld2018),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规划师》杂志社微信公众订阅号(ID:)为非盈利新媒体平台,所有转发的非原创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新媒体渠道,如果所转发图文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
《规划师》杂志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打开链接)
【规划师论坛1】走向善治的社区微更新机制
【规划师论坛2】第三方组织参与社区规划的协作机制研究
【规划师论坛3】基于社区资产的山地城市社区线性空间微更新方法探究
【规划师论坛4】公共性的旁落与唤醒 — 基于空间正义的内城街道社区更新治理价值范式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