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规划建设】是由与《北京规划建设》杂志联合推出的栏目,这里有新认知与旧经验的碰撞,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聚合。《北京规划建设》创刊于1987年,迄今已有31年的办刊历史。期刊强调深邃的思想性、厚重的理论性、丰富的实践性及敏锐的新闻性。【北京规划建设】系列既有严谨洗练的学术论文,也有轻松活泼的随笔。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雨,我都等你。
摘 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相关要求,按照5年平均分配,北京市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年平均分配指标约为650公顷。在综合分析各区供地能力、职住平衡、新城承接能力、项目成熟度、套户比缺口等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将按照“四个70%”的结构要求加大供地力度,满足居民自住需求。继续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逐步实现职住平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关键词:总体规划 商品住宅 供地计划 职住平衡 人口疏解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实现住有所居,扩大居住用地与住房供应,未来5年新供应各类住房150万套以上”的相关要求,北京市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其中含共有产权房、中小套型商品住房及改善型商品住房)按照5年平均分配,每年供地任务指标约为650公顷。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着力改变单中心集聚的发展模式,北京市2018年度商品住宅供地计划任务指标落地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
2012-2016年各区供地能力
2012-2016年,北京市经营性用地(含居住和商服用地)年均供应量为625公顷,其中居住用地供应量约为415公顷。各区年均供地量的多少,除了反映该区的土地资源因素外,也反映出区域内后备土地资源状况和供地能力的大小。五年来,传统的商品住宅供地大户多为五个新城。
表1 近五年北京市商品住宅用地供应情况(单位:公顷)
2
产业增量区域职住平衡修正
按照新总规中高水平建设、打造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要求,为优化科技创新布局,完善生活用地和办公用地的合理比例,适当增加“三城一区”涉及的海淀、顺义、大兴、昌平、怀柔、密云及亦庄经济开发区住宅用地供应。
3
各区职住平衡现状修正
为求逐步改善各区就业和居住关系,推进职住平衡,暂按全市2020年实现1:1.5职住平衡目标,结合各区职住比例现状,对存量进行消化,逐步改善职住现状。
(1)目前职住比已达到或超过1:1.5的海淀、门头沟、平谷、密云、延庆各区,适当减少居住用地供应指标。
(2)目前职住比尚未达到1:1.5的丰台、石景山、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怀柔各区,适度增加居住用地供应指标。
表2 北京市职住平均平衡现状、近期目标、实现规划职住比情况
4
新城综合承接能力和生态涵养区因素修正
一是落实强化多点支撑,提升新城综合承接能力。
顺义、大兴、昌平、房山的新城及地区,是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重点地区。上述区应适当增加住宅用地供应。
其中,顺义作为港城融合的国际航空中心核心区及大兴面向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示范区域,根据企业发展要求,应配套加大住宅用地供应。
图1 大兴区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新城综合承载能力示意图
二是推进生态涵养区保护与绿色发展,建设北京的后花园。
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等区和区域作为生态涵养区不作此项增加修正。
图2 北京市2018年生态涵养区供地项目分布图
图3 2018年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供地结构分类图
5
结合各区上报项目成熟度进行修正
根据对各区上报项目,通过对存在征地、拆迁和控规调整手续办理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及修正,初步预判各区可能在2018年实现供地的项目占其上报项目的比例,适度修正各区商品住宅任务指标。
6
其他修正因素
副中心建设因素
考虑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控规尚在编制过程中,对2018年该区供地形成影响,同时结合通州区的实际供地能力进行特殊因素向下修正。
图4 北京城市副中心布局示意图
图5 北京城市副中心2018年供地结构分类图
套户比缺口因素
按照2020年度户均一套房的目标,参照市建委提供的《各区住房缺口情况》,北京市年均商品住宅供应需满足共有产权房5万套、中小套型商品住房4万套及改善型商品住房5万套(其中共有产权房80平方米/套、中小套型商品住房90平方米/套及改善型商品住房120平方米/套)。鉴于各区住宅专项规划指标尚未明确,2018年度商品住宅供地指标暂按照上述套内面积,核算各区年度住宅供地面积,并逐年加大套户比缺口修正因素的比重。具体各区年均住宅供地缺口如表3。
表3 北京市各区年均套户比缺口
下一步北京市将按照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及“四个70%”的结构要求加大供地力度,优先保证共有产权住房与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以满足居民自住需求。继续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逐步实现职住平衡,加强市场监测和政策储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作者简介: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主任、高级经济师。
原文发表于《北京规划建设》杂志2018年第4期。
获授权微信首发,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