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政》中曾经有篇文章这样描述到:“如果北京没有故宫,上海没有外滩,杭州没有西湖,她们将失去魂……但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思潮在当下中国愈演愈烈,出现的城市均毫无生机,像一个个水泥盒子”。
原本是丰富多彩的城市,却正在被标准化的水泥钢筋盒子所替代,可见,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千城一面”问题已经十分严峻,甚至于目前大热的特色小镇,也隐隐有了“千镇一面”的势态。
乌镇、周庄、凤凰古城,古建筑、慢节奏、原生态甚或酒吧一条街?貌似提到特色小镇,这些是我们唯一能够想到的。古镇经历过度商业化开发之后,必然会导致其“文化招牌”日渐衰落,于是我们又听到了一个新名词——艺术小镇。
日本濑户内海国际艺术祭
艺术小镇,顾名思义是以“艺术”为产业,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来建构特色小镇,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艺术小镇是特色小镇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因为艺术与文化的高度融合性以及艺术本身的创造力,艺术小镇在所有特色小镇里面,表现出极强的创新性以及文化生命力,可以说是特色小镇发展的突破口之一。
在探讨中国的艺术小镇之前,我们不妨先去看意大利的一个艺术小镇:Dozza 。
多扎(Dozza)这个位列世界100个美丽小镇之一的小镇,满镇墙壁上各种的绘画让她变得与众不同,与另外的小镇相比独有一番风情韵味和古典艺术气息。
小镇静谧无比,到处可见文艺气息。小镇住的多是退休老人,城内的建筑也都是橙红橙黄的。
这里能使人沉淀,抛离社会交际带给人们的浮躁。享受小镇饭后的慵懒,享受小镇带来的安详氛围,俨然是一个颐养身心的小镇。
游走在小镇,你会发现墙上的壁画其实并不都是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查看下面的年份,才知道原来都是有几十年历史的,并且一点也不比如今的当代艺术逊色。
原来小镇从1960年起,每两年就会举行一次壁画庆典,届时意大利和世界各地的画家都会聚集到这里,通过他们的想象,赋予小镇墙壁全新的生命。多扎,这个中世纪的小镇也因此蜕变成为户外艺术的大画廊。
在中国,与艺术结缘的小镇有很多,外桐坞,应该是最成功的一个。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杭州不只有西湖,还有一张全新的文化名片“外桐坞”。
外桐坞村位于西湖区的转塘街道,地理位置极好。东面面山,南与唐家桥相邻,西与里桐坞相对,北与大清村接壤,绕城高速穿村而过。这里是西湖龙井茶的主要产地之一,素有“万担茶乡”之称。
要说外桐坞,诗仙李白在千年前就知道外桐坞是个抒发闲情的好地方:“朝涉外桐坞,暂与世人疏,村庄佳景色,画茶闲情抒”。如今时光荏苒,千年已过。外桐坞纵然变了样貌,骨子里的那份闲情雅致却始终不变。
2004年到2007年,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在距离外桐坞10分钟车程的地方建设,村里开始有很多人来写生,甚至还租了村民的房子,外桐坞与艺术结缘的机会也到了眼前,村领导便开始一门心思的打造“艺术小镇”。
2007年以后,艺术小镇迎接了第一次升级,政府财政的“风情小镇”资金投入外桐坞,村中建筑风格统一整改为白墙黛瓦的江南式民居,以前的工厂和一些民居则成为了极具文艺范儿的艺术工作室,吸引了包括中国美院教授、老师和一些名家巨匠在内的40多位艺术家入驻,为村庄带来了别处寻不到的艺术气息。
外桐坞经此一役成为官方认可的特色旅游与艺术产业结合的完美小镇。并且在2011年被评为“画外桐坞风情小镇”。
而外桐坞村并未止步于此,村领导的目标远在星辰和大海。为了提升艺术村落内涵建设,领导们博览群书、翻阅全网、踏遍山河,经过研究终于决定了发展方向,法国巴黎郊区的小镇枫丹白露就是以艺术闻名遐迩于世界,外桐坞的未来就应该是一个中国版的“枫丹白露”。
为实现这个目标,外桐坞村自是不会浪费美院这个邻居的特长,村领导委托中国美院对外桐坞进行全面策划、规划和设计,甚至邀请意大利设计团队参与其中。
艺术家作为最有个性的群体,当然会进行自己独特的创作,大多数人给普通民居的外立面进行改造,当然设计结果也要求同存异。他们结合传统村村落中的乡土植物景观营造以及陷入材料废物利用构建景观小品等处理手法,营造了内庭院独立、房外小桥流水的整体风貌。
今天的外桐坞,绘画、雕塑、陶瓷、音乐、漆器等应有尽有,已经是3A级景区,被称为“中国版的枫丹白露”。自从2010年被杭州市确定为首批“风情小镇”后,这里还逐渐形成了农家休闲娱乐区、居民生活休闲区、石榴采摘体验区、茶园观光区、茶艺体验区和艺术文化区等6大片区。
《城记》的作者王军,曾在其著作中写到:“反观历史,但凡真正伟大的城市,是不会在文化兼并中被吞噬的,只有独树一帜坚定不移地保持地方特色,才能延续城市文脉的传承。”
从外桐坞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小镇的形成,不是一厢情愿地大兴土木就能实现的,更不应该成为某些地方彰显政绩的筹码。它不是一个城市的“生活必需品”,也不是附庸风雅或者互相攀比的工具。
一个真正有活力的、具有成长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小镇,是对艺术和艺术家的理解与尊重,根据自身地理、经济和文化条件适当鼓励和扶植的产物。盲目地上马各种所谓艺术小镇,最终势必造就一个个不伦不类的文化烂尾工程,或者是一个个在艺术的名义下七拼八凑的旅游大排档,也就更谈不上保持地方特色与延续文脉传承了。
文章转载自丁俊杰看城市,素材来源: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道略文旅、格调、设计师带你看世界、西湖旅游发布等,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