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聚落空间布局散乱。琼中县域根据地形地貌分析主要划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地3种地貌,县域村庄整体受自然条件、植被条件和耕地条件等限制,村庄聚落形式具有“小、散、碎”的特点。
(2) 产业发展有待提升。琼中县现状三次产业结构为 42.88 ︰ 15.64 ︰41.48,服务业比重显著上升,特色产业逐渐形成,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第一产业仍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以轻加工为主,主要有木加工、食品加工、橡胶加工等,规模较小,分布较散。第三产业以生态旅游业及电子商贸服务业为主,但尚未形成规模。
(3)设施配套有待完善。总体来说,琼中县的基础设施配套相对较完善,但基础设施配套大部分集中在城镇,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相对落后,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乡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水平较低,居住环境卫生等条件较差,人居环境建设略显落后;乡村教育及医疗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城市、城镇相比水平仍较低。
(4) 生态环境压力较大。琼中县位于海南省中部,是海南的“生态绿心”,其森林资源优势突出,林地和天然林规模全省第一。琼中县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总面积为 1598km2,占县域国土面积的 59.1%,其中Ⅰ类红线区面积为 1036km2,占县域国土面积的38.3%;Ⅱ类红线区面积为 562km2,占县域国土面积的20.8%。琼中县域整体空间发展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不适宜进行过多开发和建设。另外,琼中县还存在着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养殖污染、农膜污染、秸秆污染和生活污水污染等问题,急需对其进行处理(图3)。
(5) 风貌特色有待彰显。琼中县受自然条件、收入条件及外来因素等的影响和限制,县域内村庄建设风貌特色有待彰显。受教育程度的影响,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环境质量较差;受收入影响,建筑质量较差;受外来因素影响,大部分居民建筑被汉族文化同化现象较为严重,缺少特有的地域风貌建设特色,与琼中县作为黎族、苗族集聚的主要区域这一特色明显不符,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