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空间》34辑:透视城市设计
一、项目背景
汶川5?12地震过后,都江堰市迅速展开了一系列灾后重建工作;进入2009年以来,城区居民安置仍存在巨大压力,城区居民的50%左右还居住在板房内等待安置,城区的60%~70%需要重建。同时,城区灾后重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其中重要一点在于都江堰市城区的灾后重建正从单项城市功能的应急性恢复向系统恢复城区功能转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灾后重建指挥部与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启动了1km2综合街区项目,即“壹街区”项目;希望探索将对口支援与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重建充分结合起来的援建新模式,为都江堰城区的长远发展建立增长支撑,形成滚动生长、功能提升的良性城市发展机制;这本身也是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要求。
“壹街区”项目选址在二环线外侧,蒲阳大道南侧区域,用地东西宽1600m,南北进深约750m,整个基地面积约为148.32hm2。城区重要水系之一的蒲阳河在基地西侧、北侧半环形流过。整个项目规划与城市设计相互交叉、协同调整。
在“壹街区”的规划中提出创造一个功能复合的生活型城区(livable city)的目标。生活型城区的基本结构是一个由多样性的街坊组合而成的复合型街区。其基本特征包括8个方面,即:①丰富的街坊形态组合;②小规模的街坊尺度;③街坊型的公共绿地;④多样化的建筑形式;⑤可识别的地段空间;⑥高密度的街道网络;⑦复合功能的街道;⑧连续有序的街道界面。针对这样一种基本特征,在城市设计中强调通过对城市建筑(群)的控制与引导来实现以下三大目标:
1.整体秩序的营造与街区个性的创造并存;
2.通过建构完善的公共空间体系,激发街区城市活力,还原城市的属性;
3.突出对街道界面的设计,形成有序的街道空间,营造城市街道生活。
想要原稿请点击喜欢作者→打赏2元哦
打赏者可获得本篇文章的高清电子版,打赏后请在文章留言区留言(并留下您的邮箱地址),或电话联系我们。
随手转发,让更多小伙伴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