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0日,
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
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
标志着我院圆满完成了
全省第一个规划期到2035年的城市总体规划
昆山是全国县域经济排头兵,是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首位,去年在全国综合实力排名位列“四个第一”,分别是:百强县市第一、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一、创新创业百强县市第一、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第一。
自2008年以来,我院胡海波副总规划师领衔的一支技术团队扎根昆山,长期持续跟踪昆山的发展动态、密切关注昆山的规划建设。此外还在昆山设立了院分支机构,开创了省级规划院基地化服务之先河。
本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自2014年启动,于2015年11月完成了上轮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估,2016年12月总规纲要通过专家论证,2017年11月总规成果通过专家论证,2018年7月10日正式获批。这既是党的十九大后江苏省审批通过的首个城市总体规划, 也是江苏省开展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以来审批通过的首个城市总体规划。
昆山2035总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省政府对昆山的总规修编高度重视,省长吴政隆指示:把昆山总规做好,本身就有引领示范作用。编好新一轮昆山总规,对全省的城市总规编制工作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对全省乃至全国各县市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也具有引领作用。
昆山是全省第一家按照“两步法”审查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先由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再报请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种高规格的城市总体规划审查方式在江苏乃至全国也是走在前列。
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昆山总规
作为党的十九大后江苏省审批通过的首个城市总体规划,昆山2035总规全面贯彻落实新要求、新理念,瞄准大城市定位,对标“雄安质量”,以城市总规战略引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昆山之路”,做好高质量发展的榜样,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昆山力量。
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昆山总规后,与会领导一致认为,昆山总规本身就体现了高质量,要以高质量的规划引领新时代昆山高质量发展。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照江苏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梳理符合昆山发展特点的指标体系。坚定不移走“减量发展”之路,做到建设用地和能耗排放“减量”、空间效益“增值”。
吴政隆省长向我院胡海波副总规划师了解规划编制情况
将“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本轮昆山总规的核心宗旨,规划建设宜居宜业的大城市,让全体居民在昆山的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首要地位,保护江南水乡生态基底,确保全市受保护蓝绿空间达到50%以上,通过生态廊道、郊野公园建设,展现生态园林城市的空间品质和环境风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突出抓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形成四级均等覆盖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构建“10分钟美好生活圈”,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健有佳所、老有颐养”的目标。提升各类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让人民生活得更安心。
10分钟美好生活圈
为了高质量推进总规修编工作,昆山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总规修编领导小组,全市各区镇、各部门全部纳入,负责总规修编重大事项的指导和决策,形成部门协同的齐抓共管格局,协调推进总规修编工作,为“多规合一”建立坚实的工作基础。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指示精神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战略思想,规划充分发挥昆山衔接沪苏的战略支点作用,在规划协同、基础设施、科创资源、产业要素、环境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主动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周边地区规划协调
本轮昆山总规修编工作开展伊始,即牢牢树立“开门编规划”的工作方式。通过“美好昆山”市民建言、公众问卷调查等活动,广泛了解居民意愿和规划诉求;通过规划进校园、规划进企业、规划进社区,面对面宣传普及规划主要内容;通过“美好昆山”名家论坛,针对规划编制的重要议题开展深入讨论;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现场展览、公众读本等多种形式进行规划草案公示,将公众参与贯穿规划编制的全过程,持续回应公众参与意见并充分吸纳到规划成果中。
各类公众参与活动
下一步,我院还将继续为昆山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携手共进,确保高质量的规划成果得到高质量的实施,一步一个脚印把勾勒的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城市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生命,你的想法可以改变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