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搞村镇的都关注了我们------

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作出重要指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习近平指出,浙江省15年间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多次讲过,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搞,但标准可以有高有低。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摘自新华社)
李克强总理对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批示
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4月26日在浙江省安吉县召开。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进一步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做法,全面部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各项任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各地区和相关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关于建设好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指示,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动员各方力量尤其是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整合各种资源,强化政策措施,因地制宜,突出实效,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各项重点任务,通过持续努力,加快补齐突出短板,改善村容村貌,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
会议代表参观了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重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并考察了安吉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是新时代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落实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各环节,推动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胡春华强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遵循乡村建设规律和特点,加强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确定整治任务和建设时序,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注重建管并重,持续健康向前推进。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长效投入机制,及时足额拨付项目资金,加强监督考核,强化示范引导,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摘自新华社)

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座谈会
4月3日下午,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座谈会,王蒙徽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倪虹副部长通报了各省(区、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编制和备核情况,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提出了工作要求,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牵头编制部门负责人,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成立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任组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易军、倪虹,副部长黄艳任副组长。
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对各省(区、市)上报的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逐省研究,并提出备核意见。
印发《农村危房改造基本安全技术导则》,明确农村危房改造基本安全的底线要求。

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现场推进会
资料来源: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建设信息港网站。

以农村垃圾治理、厕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会议要求,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农村垃圾治理、厕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聚焦重点任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探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开展好村容村貌整治,推进植树绿化,有效治理农村垃圾;要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成效显著
已建成55.4万户农家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每天收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约15万立方米,农村生活污水达标处理率达到56%。截至2017年底,全市累计投入相关资金74亿元。今年,全市计划完成10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目标。到“十三五”末,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全市农村生活污水达标处理率达到85%以上。
召开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现场推进会
4月11日至12日,召开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现场推进会。会议部署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高颜值深入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高品质开展农村公厕改造三项重点工作,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2018年度农村人居环境目标责任书,对2017年度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优秀市、优秀县(市、区)进行了授牌。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三步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实现建制村基本覆盖、生活垃圾总量实现“零增长”,创建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累计1200个,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6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100%,并制定了2018年、2020年、2022年“三步走”的分阶段目标和实施方案。
集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专项检查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开展农村危房改造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用3个月左右时间,在全省集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专项检查。检查内容为:是否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放在最优先位置,是否严格执行“户申请、村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程序,农村危房改造责任体系是否明确,补助资金的管理、审批、分配、拨付全过程的监管是否到位。此外,本次检查还将重点查处冒领、克扣、拖欠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挤占、挪用、骗取、套取危房改造资金,向享受补助农户索要“回扣”“手续费”等行为。
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化农村公路体制机制改革,将筹资450亿元开展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确保到2020年,全省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4万公里,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全部通公路,农村道路列养率保持100%;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客车,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比例达到75%以上。
召开“美丽广西·宜居乡村”活动新闻发布会
4月26日,“美丽广西·宜居乡村”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召开。截至2017年底,全区完成农村改厕99万户、农村改厨97万户、农村改圈4.68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已实现基本覆盖,完成超过1500公里的农村公路隐患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新增农村受益人口达100万人,开展农村有机垃圾沼气化处理示范项目,打造了一批以养殖粪污处理、生活有机垃圾分类、农村公厕沼气净化处理、“三沼”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沼气工程。据了解,按照《“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规划纲要(2013—2020年)》安排,目前“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已进入第三阶段的“宜居乡村”阶段,2018年内将启动第四阶段“幸福乡村”建设。
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通知》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省扶贫移民局、省民政厅和省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通知》,指出今年全省将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进行集中改造。鼓励和引导农户优先选择加固方式改造危房,鼓励运用当地建材,建设造价低、功能好的农房。进度方面,要求列入2018年省政府十项民生工程和《新村建设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目标的改造任务、藏区新居住房建设任务、彝家新寨住房建设任务须在今年9月底前全面开工、12月底前全面竣工,其余改造任务须在今年12月底前全面开工、2019年6月底前全面竣工。
通报2018年一季度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情况
省住建厅通报2018年一季度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情况。2018年3月,省住建厅组成10个督查组对各市和年度摘帽县危房改造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截至今年3月底,2017年下达的第二批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已开工32783户,开工率99.31%,已竣工31195户,竣工率94.5%。2018年在国家未下达任务的情况下,全省各地提前谋划,精准认定危房改造脱贫对象28929户。目前,全省脱贫对象项目开工22977户,开工率79.43%,竣工13784户,竣工率47.65%。
加快推进全省贫困村改厕步伐
4月3日,省爱卫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贫困村改厕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快推进全省贫困村改厕步伐,通过多种形式提高群众改厕、使用卫生厕所的积极性,并通过精准扶贫工作,将全省贫困村农户的户厕都改为合格卫生厕所,并力争实现贫困村卫生厕所全覆盖。要求整合各类项目帮扶贫困村改厕,拓宽改厕经费的筹措渠道,整合政策、资金、技术等,形成工作合力,并力争实现贫困村卫生厕所全覆盖。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古城镇姜村农村危房改造
资料来源: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

实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项目14座“垃圾山”建成农民游园
一是明确责任部门。市委、市政府确定市城管局为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的牵头单位,县区政府为责任主体。二是开展拉网式排查。市城管局按照“市级统筹、区县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加大工作督查和现场指导调度,对城乡结合部、环境敏感区、主要交通干道沿线,以及河流(湖泊)和水利枢纽管理等4个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离田农业生产废弃物等5类垃圾进行全面的拉网式排查,共发现全市现有29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堆体规模约160.8万立方米。三是科学制定整治方案。市城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远赴北京考察治理技术、学习先进经验,组织技术企业实地查看已排查的29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确定体量和成分结构,逐个提出整治方案、估算资金投入、整治后场地用途等。四是易地搬迁与原地封场结合开展整治。采取先易后难的治理方式,先行开展14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项目,其中5个采取易地搬迁处理,其余9个采用原地规范整治,目前项目已通过现场验收。曾经的“垃圾山”砖头瓦块遍地、废纸塑料满天飞、臭气熏天,如今经过整治、覆土绿化,变得干干净净,周边村民感慨“和城里的游园差不多”。
探索“六位一体”乡村建设管护机制
针对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工作缺乏统筹、零散资金缺乏效率等问题,探索“六位一体”乡村建设管护机制。2017年6月,该县秦市乡成立“六位一体”工作专班,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垃圾处理、道路养护、建房管控、渠道整治、绿化管理、交通劝导等职能集中起来、统筹安排,整合所有部门资金,集中聘请30名专职管护员,负责上述6项管护工作,并制定考核办法、对管护员定期开展考核。“六位一体”管护机制大大提高了乡村建设管护工作效率,以前垃圾清运车容量有限,清运一次垃圾要跑好几趟,整合资源后,一辆大容量压缩清运车一次就可以将全乡所有村庄的垃圾清运干净;以前管护员工资待遇低,队伍不稳定,整合资金后,管护员待遇大幅提高,每月人均可高达3000元。